新闻中心
■刘鑫蕊 张倩茜 段 琴
排水管网是城市地下的“血脉”,而管网的养护工人就是管网的“保健师”。苏剑波,珠海水控集团供排水管网公司养护班长,一次又一次下井作业,构成了他近20年管网养护工作的日常。在近20年里,苏剑波几乎每一天都在拱北片区的大小路段巡视。每一条路的排水管网“脾性”他都了然于心。
经过桂花路时,他会拿出准备好的无线高清潜视仪,仔仔细细查看管道内的状况,就像保健师给管道做全身检测。因为他知道,越是老的主干道,管道的一点点异常很可能就是“重疾”的先兆,要多加排查,及时清淤,防患于未然。
开车上路,路面颠簸着实影响舒适,而居民最怕马路井盖被碾压发出“咣当”声,扰人清梦。在每一次巡查养护中,苏剑波都要和同事仔细查看井盖是否和路面平齐。不平齐就意味着井座已经老化。一旦发现,苏剑波会马上进行围挡施工,通过井盖切割机等工具,更换井座,再用沥青回填因维修而被破坏的路面。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养护,才使得深埋城市地下如同血脉一般的排水管网稳定运行。
在没有专业检测设备的时候,所有管道检测都必须先通风后再爬下深井,用眼和手进行检修。“一开始接受不了,觉得很臭很脏,最关键是还很危险。但是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下功夫干好,慢慢熟悉了检修技巧,对这份工作也没那么排斥了,毕竟也是做着造福大家的事情。”苏剑波说,即使是现在有了更加先进的检测设备,工人可以手持平板电脑查看地下管道的状态,但是下井依旧无法替代。
而他们最忙的就是台风季出现集中降雨的时候——那时管网压力大,为了保排水,即使是半夜休息时间也要紧急出动。11月的珠海处于非汛期,管网检修养护更不可少,所以苏剑波更忙了。因为只有抓住非汛期处理排水管网中的病害,才能让市民汛期免遭积水之苦。否则到了汛期,一场降雨就能让城市“泡”在水里。
就这样,从年富力强的20来岁小伙,到如今白鬓上头已过不惑之年,苏剑波在一次次下井作业中度过了他的青春年华。凭借兢兢业业地工作,苏剑波曾获得“珠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他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徒弟,如今他们都扎根在珠海的排水管网运维一线,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城市地下“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