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长卷演古今,一席书香伴斜阳。重庆市渝南自来水有限公司江南水厂“职工书屋”坐落于“巴渝十二景”之一的“黄葛晚渡”旧址,始建于1980年,至今已有43年的历史。
长江边的江南水厂
回眸当年,在原重庆市自来水公司南岸水厂位于上新街的一间小小砖瓦房里,整齐地摆放着百余册书籍,其中大部分是职工自发捐赠的,守护好这里的每一本书籍也成了历代南水人的传统。1989年,经历两次搬迁后,厂图书室在新办公楼一间约20余平方米的房间里“安家落户”。书籍数量也由100余册增加到1000余册。经过历代南水人锲而不舍的守护和打造,于2010年获得重庆市总工会“职工书屋”命名。
“职工书屋”老照片之一
2010年获重庆市总工会“职工书屋”命名
“职工书屋”老照片之二
萤萤之光,汇聚星河,转眼已过去40多年,“职工书屋”的藏书从文学政治到专业技术,涵盖了多个门类图书4000余册,其中还藏有涉及马列主义、历史文化的早期版本图书近百册。2021年,厂图书室再次升级,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命名,并获得赠书500余册,使得藏书更加丰富。
2021年荣获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命名
活到老学到老,是“书香江南”最好的传承——年迈的退休职工坚持从上新街、黄桷垭等地乘公交车来借阅书籍;该厂老职工、全国劳动模范陈林深感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说到:“以前遇到技术难题,想要找本专业书籍学习很不容易。现在,‘职工书屋’就在身边,查阅资料特别方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读书的热爱,不断激发了职工们学习的热潮。
设在厂办公室1楼的老书屋
为了让职工拥有更舒适、时尚的阅读体验,江南水厂工会在办公楼四楼专门全新打造了带着“工业风”的“职工书屋‘分屋’”,与位于底楼的充满“历史风”的老书屋相得益彰,满足不同层次喜好的职工的文化需求。新书屋增设了分享、休闲等功能区域,成为职工思想教育、学习充电、汲取知识的“精神驿站”。
设在厂办公室4楼的新书屋
厂财务室科员毛琳在读完《李白》诗词后感叹道:“李白的《将进酒》,积极豁达,面对挫折敢于逆风前行,而我也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生产科科员谭媛读完《中国共产党历史》,感悟到“中国共产党虽然历经磨难,却能在曲折的历程中振奋崛起,我也将以越挫越勇,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投身供水保障工作。”
老党员刘大玉读完了《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谈道:“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并感染了我,自己将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带头作用,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
拿一本好书,泡一杯咖啡,坐在窗边,放眼望去,是繁华的长江两岸,转身回眸,是别具一格的智慧图书墙。手抚纸质书之外,还可以在“有声阅读区”扫码试听电子图书,可以在心得体会区写下心中所想,可以在电脑查询区答疑解惑。
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阅读一本好书,开启一扇心灵窗口
“智慧图书墙”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江南水厂党支部、工会引导大家积极面对未来路,进一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结合“重庆水务党建示范点”的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依托“职工书屋”,以重庆水务精神文化为主旨,着力深化“书香江南”文化品牌,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读书中悟思想之伟力,修廉洁之品德,养为民之正气。在红色传承上,积极推进党史学习进“书屋”,党史学习入“头脑”,并开展了“诵党史,强信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奋进新征程凝聚强大合力。在创新融合上,通过开展线上“有声阅读”,线下“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为党员干部职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读书分享会活动
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展望未来路,奋进新征程。江南水厂党支部、工会将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以“读书分享会”“艺术文化比拼”等活动载体,让“职工书屋”真正成为每一个南水人成长进步的“加油站”、阔步前行的“新路灯”。
(重庆水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