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供水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  刘 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同理,一个企业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和感召力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自信自强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使广大干部职工紧密团结在一起。有了这样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企业可以直面各种风险挑战,从而健康、稳定发展。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最为主流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企业软实力的综合反映,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是否有凝聚力,是否有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核心文化理念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者所倡导的,符合企业客观发展需要的,得到广大员工认同并渗透到员工生产实践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就企业内部而言,企业文化就像一根纽带,将员工与企业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向心力、凝聚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隐形动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助力企业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社会大众视角来看,企业能否被认可赞许,取决于多个方面,包括经营理念、服务观念、职工素养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虽然很多供水企业的干部职工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但不能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放到强化企业管理,推动企业改革,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高度来认识;部分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一般的文体性活动,认为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方面,存在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塑造混为一谈的误区,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只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形象工程,提出响亮的口号、设计空洞的企业发展愿景和精神,而忽略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的问题;同时也有少数企业存在“只要干好供水主业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可有可无”的认识,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企业文化推广实施工作处在一种无人抓的自然状态的情况。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个体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都应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点,没有谁优谁劣,关键是在实际合作中,结合自身特点企业之间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兼容并蓄,达到最佳融合、多元共赢状态。目前看,一些企业没有结合工作实际,挖掘总结,提炼自身的企业文化,而凭空建立一套企业文化体系。一些企业采用口号式理念,“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企业的个性,很难让员工达成共识。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追逐潮流,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常换常新”。还有一些企业经常因为主要领导的更迭而重起炉灶,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很难形成落到实处、对企业真正“管用”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宣贯力度和持久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和有效传达,只有这些理念真正融入到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才能够得以体现。在实际的执行层面中,持续的宣传企业的文化理念存在脱节和懈怠的情况,有时是“一阵风”,上级要求严时紧忙一阵,过后主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持久性。宣贯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宣贯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自觉运用企业文化理念来指导实际工作的意识不够强,能力不够大,手段不够多。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要把握企业主要领导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各级企业领导人员的思想认识

企业文化间接地反映了领导者的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和领导风格。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领导者首先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高执行力,必须解决“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只有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企业领导者才能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启动企业活力之源,使企业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上,始终围绕“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上做文章,使广大领导干部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自身提高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企业文化二次提升的过程中,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指导、反复思考,对经过实践检验、广大职工认可、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经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提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集团企业文化内涵,成为指导企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力源泉。

(二)要契合企业的本质特征,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也就是具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文化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以及历史延续的反映。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中,充分体现了“水”的特征,如提炼的企业精神“柔、善、清、和”,分别体现了水之精神的柔韧、善行、清澈、圆融,与供水企业经营的产品联系在一起,清晰反映了企业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全体员工的精神追求,这是供水人所独具的性格特征。如企业使命“确保首都供水安全”,企业作风“润物无声”,资源观“惜水如金”,质量观“水质是生命”等,阐明了供水企业把安全供水视为天职,视水为金,视水质为生命,像春雨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不求回报,这样的企业精神和理念,充分体现了企业特色,便于广大职工接受、理解和执行。

(三)要抓住企业文化建设根本目的,持续强化文化理念的培育宣贯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就是培育广大干部职工的核心价值观,用文化管理人,用文化鼓舞人,用文化凝聚人,用文化激励人,培养出一支能打硬仗、善于攻坚、勇于创新的职工队伍。加强企业文化理念的灌输、教育和培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让职工广泛学习、践行、再深化学习,使企业文化建设形成闭环,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为了确保每一名职工掌握企业文化理念的主要内容,达到会背诵、会默写、会表述和讲解“释意”的总体要求,集团每年坚持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培训。如集团主要领导通过讲党课、重要会议等形式,传播集团企业文化内涵,统一职工认知;主管部门负责人主动到基层单位宣讲企业文化理念,对新入职员工开展企业文化理念专题教育;各基层单位利用培训、竞赛、宣讲等多种形式强化理念的灌输、教育等。通过持续不断的理念宣贯,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深厚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时代发展、行业和企业实际变化,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增强企业文化活力,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自来水集团是保证全市生产、生活用水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因此,供水企业的价值取向必须与市委市政府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随着北京面临水资源紧缺的形势,由此带来一系列相关的诸如多水源、原水水质复杂化等情况,“确保首都安全供水”是供水企业的第一责任,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责任”开展。随着社会、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供水企业在加强主业工作的同时,企业文化也要作出调整,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和拓展其内涵,使企业文化处于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比如“企业发展,社会受益,职工增收”企业价值观、“强基精管”管理观、“有备无患”的风险管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集团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没有拘泥于现有成效的束缚,而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综合性工作,需要企业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和推进。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全面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供水企业增添新的动力,提供强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