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福建省最大规模深度处理工艺水厂通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9月28日,历经700天的日夜攻坚,作为福建省福州市2021年及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飞凤山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正式并网通水,由此,飞凤山水厂成为省内最大规模的深度处理工艺水厂,为福州市金山片区稳定、优质供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福州飞凤山1.jpg

福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朱训志,市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漠诚,市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丘杰兴,福州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宏景,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宸熠等出席通水仪式。

2016年12月,飞凤山水厂建设工程一期建成投产,供水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随着金山片区的快速发展,区域用水人口增加,需水量也逐年增加。为提升区域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满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于2020年启动飞凤山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扩建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的常规处理工艺,并新建规模达30万立方米/日的深度处理工艺。扩建后的飞凤山水厂日供水能力达30万立方米,于今年6月进入调试运行,9月28日正式通水。

1-福州飞凤山2.jpg

工艺提升水质更优质

飞凤山水厂在净水常规处理工艺“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V型过滤+次氯酸钠消毒”的基础上,在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增加了“预臭氧”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两个生产工艺。经过深度处理后的自来水,水质将更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口感也更加甘甜。在遇到突发的原水污染状况时,还可增加多级屏障功能,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

1-福州飞凤山3.jpg

1-福州飞凤山4.jpg

数字孪生运行更智慧

自来水厂也能数字化吗?结合飞凤山水厂的扩建,福州市自来水公司以数字治理赋能水厂管理,对水厂的构筑物、生产设备、管道系统进行了超精细三维数字化复刻,搭建了全省领先的高度镜像化数字孪生水厂。通过对接水厂业务数据、生产监测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并将水厂运营最为关注的安全监控、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巡检调度等板块高度集成化,实现水厂各个关键工艺及运维节点的精细化控制。

节能环保生产更低碳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飞凤山水厂在生产、排放等环节多措并举节能降耗,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生产环节,通过臭氧投加的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方式,节约了次氯酸钠消耗;同时,水厂泵组均采用变频电机,极大地节约了用电能耗;制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排泥水处理系统进行回收处理,实现了零排放。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孪生水厂系统的统计分析、运行优化,进一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能源消耗的降低。

 (李 燊  林希雨  林淑萍/文  陈 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