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市发展之基,民生保障之本。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重要公共服务之一,水务行业更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水务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水务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杭州水务集团统筹施策,紧抓新基建和数字化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智能水厂、数字化车间等发展方向。现以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制水分公司闲林水厂为例,全面阐述杭州水务数字赋能打造“低碳”水厂的主要做法。
因地制宜 高低差打造“低碳”水厂
闲林水厂是杭州市第一座山地、重力流水厂,其不仅借助山地水厂的地理优势,更是利用重力流,使得进厂原水可借助地势的“高差”,自流进入闲林水厂,出水也采用重力自流节能运行方式,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现阶段水厂采用加强常规处理并预留深度处理的工艺,处理工艺为稳压池—混凝沉淀—砂滤池过滤—加氯消毒,制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通过排泥水处理系统进行回收处理,实现安全环保零排放。
改造创新 数字化推动“低碳”发展
数智赋能是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就闲林水厂而言,其围绕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安防智慧化三方面的管理理念开展实施,通过采集各类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生产、运行、调度、水质等全过程的智能管理。
建有一套自动化加药系统,可以解决水厂水位、水质、排泥的智能化生产控制,做到投入量精准合适,同时切实实现全厂全面监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让绿色低碳贯穿水厂运行全过程。
节能减耗 新水厂带来“低碳”成果
相比于清泰水厂、祥符水厂等杭州的老牌水厂,闲林水厂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节能低碳。
在设计初期便将绿色理念贯穿其中,自2021年5月29日投入试运行以来,最高电耗19kwh/kt,平均电耗15kwh/kt,远低于67kwh/kt的设计能耗,单位药剂成本0.030元/吨,远低于0.098元/吨的设计药剂成本,比之相同设计水量的其他水厂,电耗还不足15%,节能效果显著,是省内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水厂。
闲林水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节能、高效、环保”的现代化水厂。
(杭州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