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强化服务意识 携手共同成长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辽宁省水处理协会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在东北、辽宁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本着高校要服务于社会,要为辽宁人民多做些实事的理念,2017年3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倡导并牵头组建辽宁省水处理协会。会员单位由省内高校、设计研究院、供排水企业、设备厂商、检测机构等组成。

协会自成立以来,秉承“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宗旨,在中国水协的引领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做好行业参谋,引导前沿方向,落实科研成果,提高人员素养等工作。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干字当头、主动作为,用科技手段提升专业化水平。强化服务社会、服务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优化供排水等民生领域的营商环境。统筹抓好会员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业务优势,攻坚克难、主动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积极贡献。东港市为确保疫情期间供水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细化方案,合理调配人员,必须上岗的一线工作人员一律实行闭环管理,吃住均在单位,单独进行核酸检测,不与外人接触。朝阳市科学统筹,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压实四方责任,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下属各部门负责人和统计员为成员的网格化组织机构。葫芦岛市化验人员坚守岗位,加大水厂水质检测力度,每日对水厂源水、滤前水、滤后水、出厂水进行两次检测,如实记录检测结果,严密关注水质变化,为水厂达标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二、搭建1、2、3、3+1平台,充分发挥协会服务宗旨。

(一)申请1个微信公众号—辽宁省水处理协会。自2017年申请以来,共计发表文章近200余篇,其中多篇原创文章引发行业关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城镇供水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各地水司纷纷打来电话询问供水安全防控问题。协会在省住建厅的领导和协会专家组鼎力支持下,积极为水司出谋划策。成功预判新冠病毒可能会在废水甚至供水系统中存活,并在协会公众号上发布了安全提示性文章。制订疫情期间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跟踪最新研究成果,做好舆情导向,在网络盛传疫情期间“自来水氯味大影响人体健康”后,协会立即组织专家组研究,并发表《替自来水中的“氯味”说句公道话》,该文章仅协会公众号点击率超过5万,并被全国各地水司、国家水协、网络媒体纷纷转发,成功引导公众舆情方向。

(二)搭建2个产学研用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青年学术论坛。

1.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协会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整合省内高校资源,让科研走进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

一是破解低温低浊水处理难题。2017年针对省厅提出低温低浊水处理课题,会员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家团队充分发挥水化学优势,自行筹措资金组建移动式检测车,安装在线监测仪表,深入市、县部分水司现场模拟进行方案比对实验解决问题,成功破解低温低浊水处理难题,团队在中试实验中创下了三天三夜不睡觉的纪录。

4-1辽宁1.jpg

自建移动式实验车——现场等比例模拟实验进行中。

二是处理地域性水质异常问题。受气候环境影响变化等因素影响,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质异常问题。协会本着“有求必应、能帮尽帮”的原则,组织专家前往问题地区,将问题带回,通过高校科研实验室帮助制定解决方案,协调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工艺改进,并进行后期跟踪,现场教学培养专业维护技术人员,培训行业精准钻研氛围,同时也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能力。

4-1辽宁2.jpg

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教学。

2.召开青年学术论坛。经过两年的努力,整合省内高校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水环境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科研人员,连续两年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召开“辽宁省水质(水化学与水生物学)青年学术论坛”,搭建“产学研用”平台,让等高校科研与水业生产相结合,成功将大工研制的“铁基复合吸附”药剂应用在葫芦岛生产实际中。

3.每年固定召开3次会议——行业论坛、化验室主任会议和办公室主任会议,不定期召开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

连续四年分别在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召开“辽宁省水业创新论坛”,组织国内外供排水专家宣讲国内外先进技术、行业发展动态,解读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需求,结合现状召开化验室主任和办公室主任会议。免费开展“实验室安全之危化品使用与管理和‘三废’处理”等线上培训活动。

4-1辽宁3.jpg

辽宁省水业创新论坛现场。

4.搭建3个“水质检测培训基地”+1个“涉水材料检测实验室”。

一是为提高行业人员整体检测能力,分别与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岛津(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3个“水质检测培训基地”。开展化验员上岗证、微生物检测、净水工等专业培训,促进了水质检测、管理水平专业化、标准化。通过走进大学课堂的手把手教学,近年共计培训供排水一线检测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千余人次。

二是由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水处理协会、岛津(中国)有限公司三方投资近千万元,联合成立“涉水材料检测实验室”,从而即可以保证供水管材的安全,也可以测算出不同管材在不同埋设深度下爆管的可能性,为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提供理论依据和预防措施。

4-1辽宁4  组织检测人员参加行业培训.jpg

组织检测人员参加行业培训。

三、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弘扬爱岗敬业精神。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技能强国”历史使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辽宁省供排水行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协会在各级部门和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开展“全省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供水行业检漏职业技能竞赛”“威派格杯辽宁省供水人物评选活动”“葫芦岛市供水企业职业技能大赛”,激励更多人干一行、爱一行,奉献本职工作。

1.2020年协会在沈阳水务集团的支持下,会同省人设厅、省总工会成功举办了“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辽宁赛区选拔赛”,有200多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比赛,其中郑健、巴闯、王双获省总工会颁发“辽宁供水排水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4-1辽宁5  辽宁省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启动仪式.jpg

辽宁省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启动仪式。

2.2021年在大连自来水公司和浙江绍兴和达水务公司的支持下,组织“和达杯 辽宁省城镇供水行业检漏职业技能竞赛”全省共有8个城市9支队伍参赛,东港市自来水公司获团体金奖,姜殿宝、许洪道获个人一等奖。

4-1辽宁6  “和达杯”辽宁省城镇供水行业检漏职业技能竞赛参赛单位合影.jpg

“和达杯”辽宁省城镇供水行业检漏职业技能竞赛参赛单位合影。

3.在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下,连续两年开展“威派格杯”辽宁省供水人物评选活动。

4.牵头组织“葫芦岛市供水企业职业技能大赛”,加强交流推动合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两年一次的“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辽宁赛区选拔赛”储备人才。

四、做好主管部门参谋,搭建政府与会员单位之间桥梁。

1.贯彻落实国务院、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决策部署,受行业主管部门委托进行《辽宁省供水用水管理办法》、《城镇供水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等行业标准宣贯活动。2021年在葫芦岛召开“辽宁省城镇供水行业现状”研讨会,解读国家、省部级文件,就(国办函[2020]129号)(辽发改收费[2021]60号)《辽宁省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办法》执行情况,管网漏损、二次加压泵站、水质安全、智慧水务建设情况等进行交流研讨并形成会议纪要。

4-1辽宁7  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讲话.jpg

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讲话。

2.承接行业主管部门交办任务,组织编写了《辽宁省城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辽宁省城市供水“十四五”规划》《辽宁省给排水统计年鉴》(2019、2020年)。

3.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弥补市场标准的空缺,促进辽宁省供排水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2020年出台《供水管材中无机物元素快速检测方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水处理剂 铁基复合吸附剂》,2021年协会批准发布《水处理剂 次氯酸消毒剂》等共8项团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