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河曾是北京南城最大的污水排放地,因每年两岸部分污水直排河流受到污染,被市民称为“臭水河”。十年来,经过北京三个“三年治污行动”系列措施,污染多年的凉水河逐步还清,日益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亲水好去处。而在积年累月的污水治理过程中,再生水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在这里探究污水还清的秘密。
水鸟翱翔于湖泊之上,花蕊点缀于绿林之间。在北京市丰台区公益西桥附近,一片水清岸绿、生机盎然的湿地格外引人注意。而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的主要处理构筑物,就在这一片绿意之下。
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占地面积约31公顷,地面建有一亩泉湿地,生态景观与污水处理构筑物融为一体,地下则分布着各类污水处理设施。水厂设施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人员在地面的工作区域就可进行污水处理的各项操作。这些设备是如何将污水净化的呢?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厂长阜崴为我们讲解了这个过程。
图为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内的一亩泉湿地。
污水入,净水出。潺潺流水沿着湿地的河道,最终将流向小龙河与凉水河。自建成以来,槐房再生水厂主要处理北京市西南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主要出水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标准,对还清小龙河、改善凉水河水质发挥了重大环境效益。
有了多年的治污经验,如今槐房再生水厂开始利用地面的科普木屋与湿地等设施面向社会各界开展水情教育和节水宣传工作,向公众传递着爱水护水、节约用水的生态理念。而轰鸣于地下的治污设施,还将日复一日地处理污水,持续为小龙河、凉水河送去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北京排水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