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书,伴我成长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苑文萃

■上海城投水务吴淞水厂  刘 斐

前一阵子特地去了趟老房子,为了啥?就为了那套伴随我整个青春刊物。把它们从柜子里小心翼翼的拿出,又轻手轻脚的放进压缩袋。希望它们能安稳的在这间老屋度过这个梅雨季吧。整理时偶尔可见有些书页终是泛黄了,心中还是有些伤感的。

幼时不喜读书,曾记是母亲苦苦相逼,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拾起书,心不在焉地瞄过几眼,倒也真不记得是从何时起开始喜欢手中捧书而阅,开始习惯字里行间带来的温度。许是那不经意的惊鸿一瞥,从此甘之若饴地沉于书海。

读过各种各样的书,有为爱好,有为学习,有为好奇,有为闲暇。是它们组成了我的人生,丰富了我的世界。但论及伴我成长,恐唯有《新蕾》。

《新蕾》,一本杂志承载了曾经我与它共同成长的岁月。从零叁年到一三年,昔日稚子早已换了容颜,而它从创刊号到停刊,一直都在治愈着读者们。看着曾经满书柜整整齐齐码着的书,现在又被压缩袋挤成一大块,我想,与它相伴的青春十年,总是永不消逝的最美回忆。

最初的心情,无从寻找,后来的我也曾试图去回忆当时第一次看这本杂志的心情,垄长时间抹去了那些零碎的记忆;各种契机,无从得知,好像是同学相借,又好像不是。我只知道自己的文学梦想,与这本杂志分不开,从看别人的故事,到试着写自己的故事,从阅读者,到创作者。整整十年,它的陪伴,裹挟着我的青春记忆。创作文学,成为了忙碌疲惫生活中的小小梦想,它是我心中那颗最美丽含苞欲放的花蕾,悄然绽放。从此阅读四季如歌,身披岁月繁花,十指在纸面与纸背紧紧相扣。

《新蕾》在我的青春时代里一直占据着馨香一隅,因为它我总记得勿忘初心,勇往直前,一直喜欢的文学创作,写我喜欢的文章,用文字构筑梦想。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一三年的时候《新蕾》迎来十周年庆的同时,也画上了句号。遗憾可惜的心情,令人惆怅,虽然因为一些缘故,它停止出版了,不能继续陪我们走下去。但只要文字与你、我还在,那么就该对文学、对未来充满希望,继续这段文字旅途。

工作后,再看书中的故事,有时还是会会心微笑。那是别人的故事,也能找到曾经的自己。在书中看他人的人生历程,细数自己的人生轨迹。我记得有一次,表哥到我家中作客,看到书橱满满的码着的书,他很不解,他甚至开始算我在这些书上,花费了多少,如果不买这些书,这些钱完全可以如何如何另用它途。我只是笑笑,他怎么会明白,正是这些书如何伴我度过那段旧时光,莹润着怎样的光泽,于时光于我,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因为有它们才有如今的我。思及此,又怎么可能会用钱来衡量价值。

书,带给我体会和感受。愉悦身心,寄情于思。书中的世界,广阔而浩瀚,那里有着别样的色彩。有些文字很温暖,很怡情。看着看着,似乎嘴角亦扬起,笑意爬上眉梢。我忍不住偷偷地想,如果可以,如果能够。我设想着换一个生活的方式,换到书中的环境,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最终又会生活成怎样的自己。

由读到写,似乎也未经历特别长的过程,好像一场水到渠成的悄然。用手中的笔,写下一段段文字,那是过去的我,那是现在的我,那是将来的我。敲击键盘,一个个字如同灵巧的鸽子,欢悦地跃上屏幕。从读者变成作者,我所期望的,也不过是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分享予人,而他人也能从我的文字中,感受些许的美好。从北岛的文章里看到有趣的一句话:写作是一门手艺,与其他手艺不同的是,这是一门心灵的手艺,要真心诚意;这是孤独的手艺,必须‘一意孤行’。每个以写作为毕生事业的手艺人,都要经历这一法则的考验,唯有诚惶诚恐,如履破冰。我反复地读着,感受着,也思考着,什么是写作的手艺人。我也将继续用文字抒写自己的人生路程,用文字撰写一个一个美妙的故事,携手共济,殷勤相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