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1月20日,刘少奇、项英、许白昊等省总工会负责人来到我们水厂,跟工人们讲了劳工团结的重要性,号召大家到工人夜校参加学习……”这充满自豪感的声音,来自宗关水厂青工志愿者张玲,她正在介绍既济水厂(宗关水厂的前身)工人夜校复原展。
作为该展举办单位——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水集团”),工会队伍中的一员,一年多来,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纪念建党百年,挖掘红色资源,“百年武水红色印记”系列展陈活动。同时作为组织者、陪同者,我曾多次到既济水厂工人夜校复原展参观学习。这是由既济水厂公事房(今称“办公楼”)一间办公室修旧而成的教室,一张张木质的桌椅,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以及《新青年》《劳动周刊》等进步期刊。黑漆漆成的黑板钉在砖墙上,顶棚处悬挂着红底黑字条幅,上书“既济水厂工人夜校”八个大字。一侧墙壁上张贴着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讲习所教员授课的大幅像,另一侧墙壁上布置着武汉工运、既济水电工运的史料及照片。
身为工会人,于我而言,每一次去复原展都是一次沉浸式体验,耳畔不时回响着湖北籍工运英烈许白昊,深情地朗诵他创作的《工人歌》:“青翠的山、碧绿的原。光华灿烂,锦绣河山。此何人力?我们工人……光明世界,只是工人!”我仿佛走进了那年那月那苦难的工友们中间。白天,我们为了一天做十几个小时的工,仍饱不了天天要饿的肚子,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当牛做马;晚上我们为了争取工人的基本权益,抖擞精神,汇聚到工人夜校的明灯下,聆听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早期的工运领袖们讲工会组织法、罢工的战术、集会与讲演等课程。我们低声而有力地,一遍又一遍哼唱着《全世界劳工联合起来》——“穷苦人出头之日已经到来,帝国主义、反动派、妖魔鬼怪,怎抵得革命怒潮排山倒海?哪怕它纸老虎张牙舞爪,戳穿它、敲碎它,把它消灭,把它消灭!”
在既济水厂工人夜校,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如点点星光照亮了漫漫长夜,逐渐觉悟了的工友们,对“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有了强烈的愿望。1922年8月30日,在汉口四明公所水电业工人们召开选举大会,推选王福生为会长,聘请著名劳工律师施洋为法律顾问,既济水电工会正式成立(解放前,武汉水电业是合营性质),并加入武汉工团联合会。曾经单打独斗、散沙一盘的工友们,从此攥成了一个铁拳头,成为武汉工运浪潮中令人不可逼视的力量。既济水电工会不仅领导武汉水电工人罢工,在与资本家的抗争中,取得了增加工人工资、改善工人生活待遇的胜利,而且还声援了汉阳钢铁厂、粤汉铁路武长段、扬子机器厂等工人的罢工斗争;参加声讨英、日帝国主义在租界的暴行,要求收回租界的抗议游行,并成为英租界临时管理委员会成员。
马列主义的红色基因,通过既济水厂工人夜校这所信念加持站,秘密地、快速地、大量地被复制到了水电工人的头脑中。工会和党组织在水电工人中的力量日益增强。1925年4月,既济水厂机匠工吴少云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湖北水电企业第一名共产党员。1926年7月,中共硚口部委在既济水厂建立了党在湖北水电事业中第一个支部委员会。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既济工运持续不断,1949年初,工人们成立了护厂自卫队,提出了“与厂共存亡”的战斗口号,义务站岗巡逻,成功粉碎了国民党企图炸毁水厂的阴谋破坏,为党领导的新政权顺利接手武汉水电业,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兴亡谁能定?盛衰岂无凭?曾经是武汉工运重要力量的既济工运,虽然早已尘封进了史册,但是深度解读其精神密码,继承弘扬其思想精髓,对于发源于斯、壮大于斯,现已拥有5000余名会员的武水集团工会,进一步凝聚起职工群众的磅礴力量,肩负起英雄城市赋予的民生使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历史已经证明,现实正在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工会才能带领职工群众克服万难走向胜利。武汉解放后,在党组织的直接指导下,自来水企业各级工会迅速建立健全,翻身劳工积极入会,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73年来,既济水厂的工人已经成为了今天武水集团的主人,从一代又一代“他们”的身上,我们鉴证了新中国现代产业工人“有力量”!解放前43年里,武汉仅建有汉口宗关和武昌平湖门两座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不足11万吨/日,供水管网总长138公里。截止2021年底,武水集团共有自来水厂12座,遍布武汉三镇,供水能力490万吨/日,供水管网总长15503公里。业务板块不仅涵盖自来水供给,还拓展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过江隧道、水务环保及信息管网等多个领域,服务范围不仅包含武汉主城区,还覆盖了武汉经济开发区、阳逻经济开发区、蔡甸城关和周边区域,以及黄梅、仙桃、宜都、海南等省内外地区。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武水集团更是驶入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历史已经证明,现实正在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一心一意为了工人阶级的方针,我们工会的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百年前,既济水厂工人夜校那逼仄的小屋,为何能吸引工作了一天,疲惫不堪的劳工?那是因为在那里,有认可他们劳动价值、政治地位的自己人,有为了他们的利益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正义组织!解放后,武汉市人民政府接管自来水企业,水厂工人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他们当家理财,参与民主管理,主动对陈旧落后的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让破败不堪的水厂焕发出活力。1950年,工人彭仰钦被任命为宗关水厂厂长,成为武汉第一位从工人中提拔起来的厂长。时代变迁,虽然既济工运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阶级属性没有变,也不能变!多年来,武水集团工会认真履行“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项基本职能,不断增进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贯彻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积极争创模范和谐企业;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督促履约集体合同各项条款,在企业经济效益受疫情影响下滑的形势下,做到不减员、不减薪;尽力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常年开展送温暖慰问和各类文体活动,将“当好娘家人,建好职工家”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广大职工打造施展才能的舞台,助力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武水集团工会获得了省、市级企业民主管理、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各个时期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工匠大师。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既济,工运薪火,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年代,点燃了黑暗,照亮了未来,时至今日仍历久弥新,已然成为内涵丰富的资政宝鉴。作为既济工运的后来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让它继续照耀着前赴后继的武水人、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不忘初心、踔厉奋发!
(湖北水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