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务专栏

旱情疫情火情“不得虚” 为民利民便民“雄得起”——重庆水务集团倾力保障城市供水体系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庆水务专栏

重庆市极端高温天气已持续近2个月时间,加上旱情、疫情等不利因素同时叠加,对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形成了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重庆水务集团采取多项硬举措,有力保障了城市供水正常。

据介绍,今年重庆市城市供水需求高峰来得早、来得猛。7月10日就平超了去年日供水量最高记录379万立方米,随后连续多日超过390万立方米。针对这一形势,重庆水务集团首先打出了一套年初就制定好的“组合拳”。

一是夜以继日加快推进沙坪坝井口水厂二期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提升中心城区供水能力;二是加快实施一批输配水干管工程,打通各区域瓶颈,增强各自来水厂间互联互通能力以及紧急情况下的跨区域应急调水能力;三是抓紧推进巴南大江高位调节池等一批新改扩建项目,扩大水厂和管网的调蓄空间。同时,科学调整部分三级供水区域为二级区域,提高保障可靠性。

8月以来,重庆持续40℃以上高温,推动城市供水需求进一步飙升,增幅大大超过以往。其中,8月12日供水量首次突破400万立方米大关,8月15日突破410万立方米,8月22日达到今年最高记录415.23万立方米。截止8月26日,日供水量已连续11天超过410万立方米。

庞大数字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保供工作压力。除了连晴高温,主要困难还来自4个方面。一是两江“汛期反枯”,河床水位低落,导致水厂取水扬程增加,特别是嘉陵江水位若持续走低,甚至可能影响水厂正常取水,进而降低供水能力;二是供水需求猛增,水厂设施设备在高温下长时间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昼夜无法停歇调节,容易突发故障;三是中心城区部分区域供水依靠长距离管线输送,如遇爆管等意外,则调水填补缺口极为困难;四是区域负荷不均衡,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等区供水超负荷,三北地区人口密集区域则趋紧张。

据了解,重庆水务集团紧密围绕城市供水保障韧性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升主线,竭尽全力连打了六剂“强心针”。一是多次专题研究,再次调整《高峰供水方案》、细化《“三保三压”方案》,在任何情况下首先确保生活用水;二是密切关注气象和水文预报,进一步加强长江、嘉陵江上游川渝两地同行协同预警机制,随时应对高浊度、原水污染等突发情况;三是实行干部职工全员坚守,党员骨干带头挑重担,进一步加大巡检力度和频次,多级次反复排查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四是积极对接协调市级部门和电力部门,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在电力保障、江河水位等方面预先达成联动机制;五是进一步扩充各类应急队伍,加强备品备件和应急物资储备,努力克服高温、疫情等不利因素,24小时值守随时“打硬仗”,强化各类抢维修、客户服务的时效力度,优化扩展“重庆水务”手机客户端网上服务功能;六是加大推广再生水在市政上的应用,积极缓解城市供水需求。

通过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的不懈努力,重庆市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经受住了持续极端高温天气的严峻考验,同时水质综合合格率100%,有力保障了1000多万城镇居民生产生活、城市运行用水需求以及疫情防控、抗旱消防等各类应急所需。

重庆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高温天气已近尾声,但丝毫不能懈怠,正着手推进城乡接合部以及部分有条件农村地区的供水覆盖,并针对可能随之而来的“旱涝急转”科学制定应对措施。此外,还将针对明年高峰供水工作早谋划早启动早实施一批新的项目,确保下好“先手棋”、打赢“主动仗”。

(本报综合)

“重庆水务集团战高温保供排”详细报道见第四版。 

3246-4重庆水务专刊_Print.jpg

点击下载PDF:

3246-4重庆水务专刊_Prin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