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铸根魂凝聚力 奋楫笃行开新局——广州水投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阶段性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广州水投

自国企改革行动实施以来,广东省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强基促稳、对标提升,踔厉奋发、破浪前行,在改革系统推进、重点破局上实现良好进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任务清单中8大方面32项任务,共100项措施,主体任务已完成,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标志性成果,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下面就请走进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去了解其所属企业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阶段性成果:

广州市城市排水公司

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公司以实现公共排水设施“全面覆盖、一体管理、系统运行、专业维护”为主要工作目标,聚焦做好广州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日常运行养护、维修,市政主干道与重要区域内涝布防抢险及重大活动排水保障服务等工作。

1-广州1.jpg

1.城市排水管理装上“智慧大脑”,水环境治理效能实现新突破

公司以“两化融合”驱动排水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在全省率先研发出将排水运维管理与互联网链接的综合管理平台“管养通”。除了抢险调度功能外,这套系统实现了排水设施“一张图”可视化管理、排水全过程水位流量“一张网”在线监测预警分析、管线数据实时更新动态管理、移动巡检养护信息多端共享,真正为现代排水管理装上了“智慧大脑”,相关成果更被评为2020年度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七届“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并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1-广州2   现代化排水综合管理系统“管养通”平台界面.jpg

现代化排水综合管理系统“管养通”平台界面

1-广州3   使用“管养通”查看排水管网实施状况.jpg

使用“管养通”查看排水管网实施状况

1-广州4    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河.jpg

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河

1-广州5   “管养通”平台APP.jpg

“管养通”平台APP

2.打造城市水环境治理新样本,排水无忧让广州更有“底气”

公司以现代化队伍、科技化手段、精细化管理为依托,创新实践城市排水管网“片区化+网格化”管理,强化源头管理,通过信息化平台,推进排水单元“云管理”,实现全覆盖管理,打造广州排水精细化管理“双保险”,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国考鸦岗断面水质得到逐步改善,稳定达到Ⅳ类水。

1-广州6   广交会等重大活动排水保障任务.jpg

广交会等重大活动排水保障任务

1-广州7    洗闻路作业实景.jpg

洗闻路作业实景

1-广州8    现代化排水应急抢险装备.jpg

现代化排水应急抢险装备

3.城市防内涝治理水平全面提速,为民生福祉提升加速度

为了构筑中心城区水安全防线,公司在中心六区拥有97支专业化应急抢险力量,引进国内外先进工业化勘察、清疏、抢险等装备超600台,总抽排能力超7万立方米/小时,推动广州现代排水管理朝着精细化、机械化、智能化的方向稳步发展。累计响应防暴雨内涝应险近320次,出动抢险人员超10万人次,成为省防汛应急抢险骨干单位,被授予“广州市应急救援集训备勤西部基地”称号。广州排水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在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公共服务企业考评中连续前三甲,助力广州营造一流宜居营商环境。

1-广州9   防内涝应急保障装备整装待命接受省领导检阅.jpg

防内涝应急保障装备整装待命接受省领导检阅

1-广州10   广州市应急救援集训备勤西部基地.jpg

广州市应急救援集训备勤西部基地

1-广州11    大型排涝装备作业实景图.jpg

大型排涝装备作业实景图

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两化融合和技术创新赋能排水高质量发展,深化国企改革,2021年度荣获“最美应急集体称号”,并获评粤港澳大湾区“守护生态文明”十佳案例。

1-广州12   广州新排水案例荣获粤港澳大湾区“守护生态文明”十佳案例.jpg

广州新排水案例荣获粤港澳大湾区“守护生态文明”十佳案例

1-广州13  荣获广东省2020年度“最美应急集体”称号.jpg

荣获广东省2020年度“最美应急集体”称号

1-广州14.jpg

驰援江西抗洪抢险获省市应急管理部门表彰

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来水的生产、销售、服务和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特大型供水企业。

下辖8间水厂、1间加压站管理所、1间原水管理所、1间维修分公司、4间供水分公司、3家业务支持单位、5家控股(参股)子公司。

设计综合生产能力519万立方米/日(含子公司),2021年日均供水量478万立方米/日(含子公司)。

供水范围覆盖广州中心城区,供水服务面积1025平方公里,市政管网长度7975公里。

水质检测能力全面覆盖106项检测项目,出厂水水质全部达到新国标要求。

拥有亚洲最大规模的单一膜处理车间——北部水厂一期超滤膜车间。

1-广州15  以北部水厂为试点构建5G智慧水厂.jpg

以北部水厂为试点构建5G智慧水厂

1.“四源共济”构建优质水源新格局

广州供水构筑起东江、北江、西江、流溪河“四源共济”优质水源新格局,城市供水水质及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广州16   西江引水工程.jpg

西江引水工程

2.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承担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深化推广5G技术应用,开展供水智慧云平台和北部水厂5G智慧水厂建设,打造大源村智慧营业厅示范项目。

1-广州17   北部水厂超滤膜车间.jpg

北部水厂超滤膜车间

1-广州18.jpg

智慧供水调度大厅

1-广州19.jpg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用心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幸福感

密切关注用户诉求,积极拓宽线上服务新渠道,开通粤省事、微信小程序、APP、支付宝等业务办理方式,推动供水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转型。推出获得用水4.0版方案,进一步优化用水报装流程,压缩办理时间。

1-广州20.jpg

供水服务进社区活动

4.履行使命彰显国企担当

持续推进供水服务终端项目、城中村改水、高风险管网改造等重点民生工程。积极推进白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发挥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南基地救援优势,支援汕尾海丰旱情。助力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清远市24个乡镇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1-广州21.jpg

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南基地

1-广州22.jpg

东风路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5.党建引领激发供水发展新活力

“水善旗红润万家”党建品牌获评广州国企党建十佳品牌,获得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合到企业发展思路中,以“绣花功夫”推进生产场所景观改造和管理提升,塑造广州水务公共空间精品,守护城市居民的“绿色幸福”——丫髻沙岛应急取水生态泵站。

1-广州23.jpg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以高质量发展和核心能力建设为纲,以卓越运营和产业延伸为主要抓手,实现服务品质的优化、管理规模的拓展和经营效益的提升,着力打造成为规模一流、品质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环境一流、人才一流的水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

1-广州24.jpg

龙归净水厂(三期)

1-广州25.jpg

石井净水厂

1.品质一流

出水水质根本性好转。出水满足一级A及地表V类标准较严值。其中BOD出水水质为国家规定标准的12%,COD出水水质为国家规定标准的24%,粪大肠杆菌出水未检出,氨氮出水水质为国家规定标准的10%,总磷出水水质为国家规定标准的30%。

1-广州26.jpg

大观厂景观水池

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污染。通过优化主要设备选型、强化隔音屏障性能、厂内广植绿化等手段,将厂区外围噪声值降至周边背景值以下,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污染。噪音排放均低于国家规定《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二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

1-广州27.jpg

石井净水厂

1-广州28.jpg

沥滘净水厂

实现污泥干化减量。在厂内配套建设污泥干化设施,2022年1-4月污泥干化率大于80%,本地焚烧率高于90%,生产线污泥浓度下降到历史最优水平,保障出水水质稳定优质,干污泥循环利用于热力发电、水泥掺烧、园林花卉基质土等,有效解决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难题。

1-广州29.jpg

1-广州30.jpg

有效消除臭气外溢。将污水处理设施转移到平均17米深的地下空间全封闭运行。生产过程中的臭气由地面“高空排放塔”有组织达标排放,有效消除臭气外溢。所属污水厂废气排放均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其中废气排放项目中氨排放值为国家规定标准的6%,硫化氢排放值为国家规定标准的33%,臭气浓度为国家规定标准的50%。

1-广州31.jpg

2.管理一流

打造智慧水务管理。积极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运用蒂塔数字技术,创新驱动打造智慧低碳净水厂。该项目入选2021年广州市数字经济领域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1-广州32.jpg

1-广州33.jpg

1-广州34.jpg

土地综合开发。目前,公司纳入“十四五”土地开发的地块有13块,总面积约为90公顷,主推开发方式分别为交储、自主开发、临时出租和探索出让+配建模式。

1-广州35.jpg

1-广州36.jpg

拓展设备维修业务。公司于2020年7月成立设备维修团队,2021年正式成立子公司,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为公司内部节约维修成本约850万元,人均创造产值超过100万元,维修后返修率在1%以下,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1-广州37.jpg

推广再生水回用。2020年至2022年,再生水回用率由32.76%上升至39.46%,并逐步拓展再生水工业、商业等用途,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推进节水型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

1-广州38.jpg

布局环保产业。公司在净水厂建设分布式光伏和污泥化利用等环保产业方面布局发力,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业务规模高速增长。

1-广州39.jpg

3.环境一流

高效集约用地。地埋式净水厂通过地上地下集约化布局,比传统地面厂模式节约用地30%-50%,8座地埋厂比同类工艺、同等规模常规地面厂节约用地40公顷,减少了征地拆迁成本34亿元。

1-广州40.jpg

打造“一厂一特色”地面景观。地埋式净水厂运用“地下建厂,地上建园”的设计形式,8座地埋式净水厂地面绿化率为62%-95%,为广州市增加了公园绿地51公顷。

1-广州41.jpg

石井净水厂(二期)

1-广州42.jpg

龙归净水厂

全面提升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地埋式净水厂向公众开放,充分发挥花园式优美景观带来“邻利效应”和“经济效应”优势,进行科研创新基地、商业中心、工业工坊、物流产业园等综合开发,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集群。

1-广州43.jpg

沥滘净水厂

1-广州44.jpg

健康城净水厂

发展环保展示和科普作用。石井净水厂等建成后成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参观热点和环保研学、科普基地,为推进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全国“地下污水处理厂技术联盟”启动仪式及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务论坛参观考察均在石井净水厂举行。

1-广州45.jpg

1-广州46.jpg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政总院紧紧抓住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产品化和数字化升级为核心双轨,以市场经营突破升级、组织体系适应性调整为关键支柱,以人力资源优化提升、科研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改革、运营管控不断升级、文化体系重塑、战略管理强化构建六项重要抓手,不断推动盈利模式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夯实经营、资源与管理,形成“十四五”期间高质量战略发展新格局。

1.路桥隧项目亮点频出

广州市政总院积极把握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机遇,参与设计了海心桥、明珠湾大桥与8条过江隧道等工程,助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互联交通格局和高质量发展。

1-广州47.jpg

海心桥: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桥

1-广州48.jpg

明珠湾大桥: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交通枢纽工程和地标性建筑

1-广州49.jpg

广州新建8条过江隧道之一——车陂路隧道效果图

2.引领新型水生态基础设施发展

广州市政总院所设计的广州中心城区9座地下净水厂处理产能位居全国同类工程第一,建设经验推广全国多地,体现节约用地、绿色亲民、智能集约的新发展理念。

3.科研创新项目创优

广州市政总院将科技开发工作重点专注于与院业务发展相关的应用性研究,从生产出发并服务于生产。超1000项工程获国家和各级科技奖和勘察设计奖,申报发明数量居科研型设计行业前列。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多个国家、省市研究中心,获评“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广东自主创新标杆企业”和“广州市职工创新示范基地”。

1-广州50.jpg

4.争先创优展风采

广州市政总院明确以“匠心”文化建设引领企业发展方向,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突出。202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光荣见证下,广州市政总院被全国总工会颁发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2年,总院总工程师宁平华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深化企业改革、创建一流企业”非一日之功,广州水投集团将持续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凝心聚力,统一思想奏响改革“主旋律”;党建引领,建形塑魂把握改革“定盘星”;多措并举,聚力攻坚寻求改革“突破口”,锚定目标、乘势而上,用实干绘就改革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