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危急时刻 挺身而上——绵阳市水务集团高浊度原水应急供水纪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绵阳市水务集团党群工作部 宋宇翔

8000NTU、10000NTU、26000NTU、53960NTU,7月12日的涪江洪水还未完全退去,7月16日涪江洪峰又接踵而至,四川省绵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遭遇了建厂56年以来最长时间的高浊度原水冲击,集团的供水生产受到巨大挑战。

保供水就是保民生,保民生就是保稳定。危急时刻,市水务集团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以赴,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为居民用水提供保障。

急中急 涪江原水浊度持续攀升

7月16日,距7月14日涪江原水高浊度降低仅仅1天,涪江上游及其支流所流经的平武、北川、江油区域再次遭遇暴雨至大暴雨,大量树木、泥沙、残渣沿涪江顺流而下,涪江原水浊度迅速攀升,导致流经绵阳市中心城区的涪江水浊度在7月16日晚最高达到53960NTU,较正常时段浊度高出1000倍以上,且长达22小时以上保持在10000NTU以上高位。面对洪水引起的涪江原水浊度猛涨,市水务集团再次开启应对高浊度原水的高强度生产模式,迅速启动高浊度水处置应急预案,紧急采取相应措施,千方百计确保供水生产安全可靠。一是各供水厂利用夜间低峰用水时段,全员上岗开展生产设备的维护、检修;二是根据制水能力和输水能力,采用低峰蓄水、高峰保供,统筹调度有限水资源,重点围绕供水影响较大的区域制定专项保障计划,安排团队跟踪保障。三是加强24小时供水管网巡查巡检,及时排故确保正常运行。

险中险 城市主力水厂供水生产受影响

53960NTU,这是市水务集团建厂56年以来遭受的历史第二高原水浊度(2020年特大洪水灾害时为55600NTU),但是本次高原水浊度持续时间更长,实属罕见和极端,远远超过水厂设计处理能力,导致集团所属供水厂制水能力急剧下降,城市主力水厂——二水厂、三水厂一度逼近停产。市水务集团在确保水质的情况下,全力发挥极端情况下的最大制水能力。

在三水厂取水头部,由于洪水中大量的飘浮物和河床泥沙严重堵塞取水口,导致水厂取水量骤减,集团组织职工对粗格栅实施清理除渣,参与除渣任务的职工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清理任务,确保取水不停运。

2-0绵阳  取水口除渣现场.jpg

图为取水口除渣现场。

在各生产构筑池,由于原水浊度高,沉淀速度快,沉淀物量大,厂区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手动排泥,监控排泥效果,确保供水安全。

在厂区化验室,检测人员24小时对涪江上游点位进行监测和原水水质检测,时刻监控水质各方面指标,及时报告化验结果,为投加药剂提供参考。

难中难 全力以赴保供水安全

面对本次高原水浊度,城市供水人默默付出、坚守岗位,只为尽全力向全市用户尽快送上安全达标的生活饮用水。

绵阳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等上级领导高度关注城市供水工作,先后前往公司主力水厂视察供水生产情况,了解实际困难,要求全力做好城市供水保障工作,确保居民正常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公司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安排部署供水生产工作;生产和技术部门24小时监控全城压力情况,全力做好低峰用水期间蓄水、高峰用水期间保供水;水质检测部门24小时保持与涪江上游电站的密切联系,建立泄洪信息、原水水质共享机制,为供水调度和工艺调整提供决策参考;客户服务部门紧急联系上级和友好单位援助,多方筹集送水车辆开展应急送水服务,在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同时,重点保障医院、学校等关键单位的用水需求;供水服务热线的姑娘们耐心、细致地向每一名用户进行解释答疑,用“诚心”换用户“真心”;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24小时与媒体平台保持联系,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供水通告……

2-0绵阳  应急送水现场.jpg

图为应急送水现场。

截止17日18点,公司统筹调度营销人员、志愿者、机关备勤人员200人参与送水,共计派出送水车70台次,送水1000余吨,接听用户咨询和投诉4000余通,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供水通告近60则。

面对供水挑战,全体水务人秉持“水善利万物”的公司经营理念,全力做好城市供水应急保障工作,广大党团员在急难险重时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公司“五心利万家”诚心为民行动宗旨,真诚为广大用户服务,切实展现了国资国企职工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