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福建省厦门市最大的水库石兜水库,另一头连着该市同安区最大的水厂西山水厂,厦门市石兜、莲花、汀溪水库水源连通工程(石兜水库至西山水厂段)于今年6月底基本完工,具备通水条件。
厦门市水源连通工程建设主要分为高线、中线、低线三部分,石兜、莲花、汀溪水库水源连通工程(石兜水库至西山水厂段)完工后,标志着厦门市水源连通工程高线部分基本建成,石兜水库、莲花水库、汀溪水库等三大水源实现联网互通、互为补备,为该市纵深推进跨岛发展,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供水保障。
历时四年凿山开洞,打通民生“大动脉”
厦门市水源连通工程(石兜水库至西山水厂段)是省、市重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座塔式取水口和全长9.6公里的输水通道,设计规模为50万立方米/日。
石兜水库取水口
在位于集美北部山区的石兜水库,水库被青山环抱,水面开阔,碧波荡漾。水源连通工程的取水口,就设在一处山坳下的水库边上,以此为起点,穿越深山到同安。
集美石兜水库的地势比较高,而同安西山水厂的地势相对较低,两者落差有二十米左右,建设一条输水通道,水库的水就可以借助重力,自流到西山水厂。
全长9.6公里的输水通道,隧洞就占了6.9公里。受隧洞断面尺寸影响,开挖工作面狭窄,无法布置大量人工、设备和机械,同时隧洞工程属地下工程,施工条件差,地质情况复杂,工程多次遇到涌水突泥、塌方等情况,同时还要下穿高速公路、燃气管道,困难和问题接踵而至,但都没有难倒建设者们,他们团结一心,越是艰难越向前。
输水通道施工现场
该工程自2018年6月开工以来,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厦门市政水务集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支部建在工地上,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积极开展“奋战三百天,全力保贯通”“冲刺一百天,夺取双胜利”等一系列动员活动,加大各方面投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带领各参建单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奋战上千个日夜,攻克无数个难关,最终于2022年4月9日完成隧洞贯通,于2022年6月29日基本完工、具备通水条件。
水源连通互济,供水安全更有保障
供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
近年来,厦门市高度重视城市供水能力建设,厦门市政水务集团敢担当、善作为,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供水工程建设任务,有效缓解了厦门市水资源匮乏、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有力保障了城市发展之需。
厦门市水源连通工程主要分为莲花泵站至汀溪四林泵站段、莲花水库至西山水厂段、石兜水库至西山水厂段等三段。在该工程未建成前,发生干旱天气时,汀溪、莲花等水库只能“孤军奋战”,往往力不从心,同安、翔安两区就会出现用水紧张局面。
水源连通工程示意图
水源连通工程建成后,石兜、莲花、汀溪等三个水库连成了一张“水网”,实现“集团作战”。哪个水库的水比较充裕,在取原水的时候,就可以多取点,从而实现原水灵活调度,大大提高水库水资源利用率。作为同安区最大水厂,西山水厂目前的制水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按照规划,远期规模可达到55万立方米/日。有了“水网”的支撑,西山水厂未来大规模制水“不是梦”。
西山水厂
此外,厦门市域外的第二水源工程——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也已经基本建成。一旦有需要,长泰龙津溪的水,可通过“溪口-许庄引水隧洞”流入石兜水库,再通过输水通道,分送到全市各区,即使是“风头水尾”的翔安区,经过跨区域调水,供水能力也比前几年有了大幅提升。
(厦门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