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面对局地极端强降水 城市排水防涝如何应对?住建部回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7月8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和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王志宏、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介绍防汛救灾工作情况。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王志宏表示,入汛之前的重点部署公布了全国692个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责任人名单,强化了责任落实。召开了培训会和工作部署会,结合去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在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内做了深入培训,培训人数近9000人。会后,各地积极响应,全面部署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排水管渠的疏通、设备的维护、应急演练等备汛工作。

王志宏表示,从7月4日开始,住建部还组织了城市排水防涝的大调研,由司局级领导带队,分成了5个组,对17个省近50个城市进行现场指导排水防涝等工作。到7月7日,全国有52个城市因强降雨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达73次,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没有因城市内涝造成人员死亡,城市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基本正常。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指导督促各地,持续抓好城市排水防涝和市政基础设施汛期安全运行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四川考察时,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防汛救灾工作。今年入汛时间早,暴雨的过程多,局地灾害重,雨情、汛情、灾情主要有“三多三重一降”的特点。

一是强降雨过程多,雨区高度重叠。入汛以来,我们国家共出现了18次区域性的暴雨过程,华南及福建等地偏多了两成到一倍。广东、广西的降雨量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粤中、桂北、闽北降雨量超过了1200毫米。近日,今年首个登陆的台风“暹芭”及其环流云系又给多地带来了大范围的强降雨。

二是超警的河流多,珠江流域汛情重。今年全国48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以上的洪水,有40条河流超保证水位,13条河流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珠江发生了2次流域性较大洪水,北江发生了特大洪水。

三是工程险情多,山洪地质灾害重。湖南、广东等地有11座中小水库发生了险情,江西的乐安河、信江部分江段堤防漫顶、滑塌,广东的韶关、英德等市受淹比较严重,山洪地质灾害多发重发,仅6月份就发生了4000多起,地质灾害的死亡人数占到自然灾害的近一半。

四是灾害损失重,人员伤亡大幅下降。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受灾2180.5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647.6亿元,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23.9万人次,洪涝灾害造成死亡失踪40人,跟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下降了7成多。

面对汛情灾情,国家防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责任落实。国家防总汛前公布了2288名全国防汛抗旱的行政责任人,督促落实各级的包保责任,推动责任体系一直延伸到村、社区,要求各级防汛责任人熟知所承担的防汛职责,深入到一线和管辖的责任区域,落实防汛救灾的各项措施。

二是突出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国家防总对七大流域17个重点省份开展了“线上+线下”的督导检查,督促解决风险隐患查不出和查出后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各个地方通过实地检查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易涝区等重点部位,建立了问题整改的清单,实行动态销号。

三是突出抓好预警和响应联动。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及时组织各地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点解决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不联动、预案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建立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的“叫应”机制,重点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

四是突出抓好防洪工程的调度。水利部和各级水利部门科学调度2160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537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的效益。在应对珠江流域洪水期间,调度西江、北江等骨干防洪工程,有效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五是突出抓好抢险救援救灾。国家防总启动调整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10次,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救灾应急响应5次,派遣了31个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协助指导,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灾区紧急调运约2479万元中央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应急管理部门前置抢险救援力量,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有效地处置各类险情。出动消防救援队伍5.62万人次,营救疏散转移被困群众3.12万人。

当前,全国防汛工作即将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期,预计7月到8月,我国北方地区和华南、西南等地降雨偏多,洪涝灾害偏重,新疆、华东、华中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气象干旱,预计登陆台风以西北行为主,同时北上登陆的可能性大。南方地区前期汛情较重,水毁工程多,后期仍然有较强的降雨和台风的影响。北方地区防灾基础薄弱,多数没有经受过大洪水的考验,必须高度警惕。防汛工作面临着南北双重压力,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下一步,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落实落细防汛救灾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强化江河洪水的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水库的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涝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