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水司
1905年,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的前身在广州创建。时至今日,便利卫生的自来水,已陪伴广州成长超过百年。随着科技进步和民生所需,百余年来广州自来水生产工艺持续提升,具有国内先进生产水平的自来水厂,已在广州投产运营三年多。
水厂生产优质自来水,仅仅是供水的其中一道环节。安全卫生的自来水,需要通过途中各类管网,才能从水厂供应至千家万户。一旦管网出现破损或残旧,不仅可能导致自来水流失,也会影响供应至千家万户的自来水品质。
为了自来水从出厂到送至千家万户始终保持优良品质,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水务职能部门高度关注广州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营和建设。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响应政府部门号召和市民需求,积极投入供水管网的改造和更新工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地提升着广州自来水品质和服务。现在让我们走近这一群从源头到终端忙碌着,用行动书写民生之美的人们。
他们忙碌的身影,映在东风路的华灯下
东风路,是广州中心城区东西向的交通要道。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从去年开始在深夜之时,总有一群人在东风路上进行市政施工;但在天亮以后,曾有施工工地的东风路路面被迅速修复,仿佛没有进行过施工一般。这条繁忙的交通大动脉,无数个夜晚就这样快速精准地进行“外科手术式”地下供水设施工程。
5月24日凌晨,又一次在夜间工作的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东风路供水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黄嘉晖,在忙碌中谈起自己的工作。2021年3月26日,东风路供水管道改造工程开工。过去一年多,东风路两旁中华灯射出的光茫,常映出黄嘉晖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
黄嘉晖介绍,东风路目前正进行地铁十三号线二期工程,该工程对供水管道有迁移需求;作为老城区主干道,埋于东风路地底的供水管道也是市民用水的主干管,由于使用时间已久,抗变形能力减弱,一旦出现渗漏,很可能影响荔湾、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约50万用户的供水。为避免频繁施工,广州市委市政府规划在地铁建设期间同步实施东风路供水管道迁移工作,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作为建设单位积极推进实施。按照施工计划,黄嘉晖和同事们会把深埋在东风路地底老旧的水泥和铸铁供水管,更换为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的钢质供水管,并更新沿线的供水设施。预计在工程完工后,东风路供水管道抗漏风险能力大大提高,沿线用户也用上更优质稳定的自来水。
“在市中心进行这类大型管道施工影响面非常大,在各方配合下,我们尽力将施工影响降到最低。”
图为工程建设场景。
黄嘉晖介绍,为了不影响繁忙的东风路白天行车,供水改造工程主要在深夜至凌晨实施,施工单位尽量采取静音防尘的手法开展工程,并在每天6点前回填开挖路面;交警、路政、质监等部门协助疏导交通和把控施工质量。各方的“昼伏夜出”,让东风路这条广州举足轻重的要道交通基本不受影响,也为城市规划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把东风路供水管道改造工程打造为城市主干道地下工程的典范。
他们共同努力,促老楼供水焕发新活力
如果把东风路的供水管道比喻为“大动脉”,广州各社区内的供水管道则是“毛细血管”。居住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桃源社区的麦启渭,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忍受着“毛细血管病变”带来的不便。“我居住的住宅楼,楼龄已达30年。” 麦启渭介绍,楼房的“高龄”意味着公共设施“高龄”,与楼房同龄的供水管道,早已生锈漏水。住在高层的麦启渭,常遇水压不稳及水质下降。作为“楼长”的他,一直为改善自己和同楼住客的用水条件而努力。201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广州市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方案》,力争用5年时间为广州在2000年前落成的无物管小区实施共用用水设施更新。在桃源社区、金花街道、荔湾区水务部门的努力下,麦启渭居住的住宅楼被列为供水服务到终端工程实施楼栋,并由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作为改造实施主体加快推进。
广州自来水公司建管中心工程部副部长庄楚武,参与了麦启渭所在楼栋供水服务到终端工程。庄楚武表示,虽然供水服务到终端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但在老楼内施工不仅各项程序需要依法依规审批,还需要在每位居民的切身利益间寻求平衡。“施工筹备期间,我们积极地跟各层居民就水泵选址、施工时间等问题进行沟通协调,争取居民的一致同意。也得亏有了‘麦楼长’的鼎力支持,跑上跑下为我们的工程进行各种协调。”当工程涉及水泵供电审批时,自来水公司、供电局、街道、居委和居民共同努力下,水泵供电审批顺利完成。在各方努力下,供水服务到终端工程于2021年10月于麦启渭居住的住宅楼开工,2022年3月完工。通过供水服务到终端工程,麦启渭居住的住宅楼居民,用上崭新的二次供水设施,所有入户前的水管以及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都将移交给广州自来水公司,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5月24日,麦启渭在小区楼下偶遇前来回访的庄楚武时,力邀庄楚武上楼喝茶。麦启渭介绍,以前“不方便”在家接待客人,因为老化的水管影响水质泡不出好茶;如有亲朋好友要借宿同样“不方便”,因为老化的水管常致水压不足热水器打不着难洗热水澡。如今供水服务到终端工程已完工,麦启渭邀请庄楚武品茗共享工程成果。
感谢他们,从源头到终端所付出的努力
根据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通报,目前东风路供水管道改造工程主体管道已基本完工,部分管道已投入运营。预计“十四五”期间,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计划完成450公里管网改造,其中更换90公里超50年管龄管网,改造约60公里高风险管网,力争更新改造内街管网约300公里。
“感谢沿线很多居民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黄嘉晖说,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推进工程建设,甚至得到一些居民的当面致谢,是自己和同事们做好工程的最大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广州仍有不少“高龄”或高风险供水管网需要改造,黄嘉晖希望市民继续支持相关工作,降低供水管网安全风险,促优质自来水流向千家万户。
同据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通报,由该公司实施的供水服务到终端工程,目前已为广州5.5万余户用户进行共用用水设施更新,约20余万居民受惠。
“希望市民参与并支持供水服务到终端工程。” 庄楚武说,这项工程能让老社区供水设施焕发新活力,而每一桩工程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职能部门、施工方、居民方等各方共同努力。
“真的很好!”麦启渭说,感谢政府部门出台供水服务到终端政策,他相信这一政策可改善不少居住在老旧社区居民的用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