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随着山西省晋中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对饮水安全的渴望日益增强。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如:供水设施建设标准较低、运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饮用水安全系数偏低等,晋中市供水系统积极探索,着手推进改进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晋中市农村人口众多,截止2021年5月31日,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1351690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0.00%。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关乎农村群众民生福祉,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民生期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作,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滋,心有牵挂。以全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标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断地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投资,随着大量农村供水工程的陆续建成,使农民拥有稳定、健康的水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饮水困难。促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得以改善。
但是,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落后于城市,农村的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还处于较为薄弱的处境,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源地管理能力不足等因数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导致饮用水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农村居住地零散无序、地理环境资源错综复杂、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情况也导致农村供水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相应带来了大量的供水工程问题。“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仍需枪抓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管护,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保障水平,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
一、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水源和供水不足。在一些偏远山村,饮用水主要为地表水或者浅层地下水,有个别山村饮用的是水窖储藏的雨水,这些水源中的氟离子、锰离子等金属离子超标,有害菌群也出现超标情况。虽然国家开展了“解决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但最早的农村水源工程经过数十年的运行,水源补给不足、水压力不足、大部分水源年久失修等问题存在,加上新的水源工程建设滞后,有部分地区的群众仍然依靠旧的饮水工程来满足生活用水需求。
(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饮水安全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饮水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安全用水意识和参与、支持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还不是很强。有些地方老百姓把看上去清洁的水等同于安全、合格的饮用水(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认为自来水又要交钱,还不如井水好喝,导致建好的自来水却没人喝。
(三)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团队。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将投入精力放在饮水工程的建设方面,日常使用过程中不注重维护管理,加上群众对饮水工程的保护意识不强,导致饮水工程管理滞后,很多村民不得不长期饮用已经被污染的水源,造成不良影响。
(四)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体系不健全。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水质进行监测,是发现水质污染源头的关键。农村地区的水质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当水资源被污染之后没有及时检测,导致农村地区水资源质量不达标的现象比较普遍,久而久之,污染越来越严重。
(五)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职责不明。不少工程的管理维护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较低,不能适应日常工程维护和饮水安全管理的要求。特别是个别村级分散式供水工程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造成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不完善。
(六)污染仍然存在。通过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发现,水资源污染是饮水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很多工业基地大多设置在远离城市的地区,靠近农村,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周围有很多重工业基地,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物等随意排放到水源中,导致水体中的细菌、有害物质超标,而且对农村的饮水资源造成污染,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二、积极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对策
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是关系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加快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做好科学规划,对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环境、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农村人口数量合理配置农村饮水工程规模,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水资源较为匮乏、污染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先进行规划,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在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影响施工的条件,比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材料质量、气候环境等,确保施工过程顺利推进,在工期内完成施工项目。最后,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强化施工质量,新的施工技术和新材料可以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安全性,降低工程成本,农村饮水工程施工单位应该要不断接受新事物,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新型施工材料,以提高农村饮水工程质量。例如一些新型管材,耐腐蚀性高、使用寿命长、安全程度高,将新型材料用于输水管网建设中,提高管网输水能力,减少管网锈蚀、腐烂等带来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农村供水管理“三个责任”,确保有名有实有效。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统一运行管理,第一,健全水质监测体系。农村人口数量大,饮水需求大,对于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对水质检测时间、检测标准等进行明确,派遣相关领域的专家到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检测,一旦发现水源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及时向上级报告,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避免问题范围不断扩大。当前水质检测工作中使用的数据传输工具,通常是GPRS,电话modem,卫星摇号数据等,可以实现远程操控,由专业的检测设备对水质条件进行检测,再通过远程传输,将水质检测报告传输给相关部门,未来还可以对检测技术、检测工具和数据通信技术进行完善,提高水质检测水平,提升信息数据传输速度。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还可以做好水质的监测互联网工作,建立水质监测预警网络,扩大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的覆盖面,保障更多群众的安全。
第二,完善农村安全饮水管理体系。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当前农村安全饮水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频现。因此,政府要逐渐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和标准,对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权限进行确定,构建明确的奖惩制度,还可以设置第三方监管队伍,由第三方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有效监督。
(三)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的培训监督指导力度,建立健全长效运营机制,提高村级供水的日常管理水平。加大对广大农村群众在农村供水、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方面知识培训,提高卫生健康意识。通过多元化、多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有效提升农村饮水设备先进程度。持续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排查,发挥乡镇、村组干部和管水员作用,实行农村饮水状况全覆盖排查,不漏一村一户;对脱贫地区和供水薄弱地区加大监测频次。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动态清零。将农村供水问题及处置情况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评分依据,推动列入脱贫攻坚后评估分省问题清单。要做实做好县级和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应急供水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健全抢修队伍,加强应急演练,逐县逐处落实,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系统性、碰底线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农村饮水工程投入使用之后要积极做好后期运行维护,后期的维护对农村饮水安全十分重要。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并没有一支专业的农村饮水运行维护管理队伍,农民的知识水平亦不高,缺乏运行维护意识。对此,乡镇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着手组建一支高素质农村饮水运行维护队伍,可以通过社会招聘和内部调动等方式,安排专业人员到农村饮水运维队伍中,做到专人专岗,确保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保养工作可以按时推进。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要给相关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提升运行维护队伍的专业能力素养和职业素养,强化其责任意识,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维护水平。
(五)强化源头治理力度。加强对供水水源的保护,划定水源保护区,特别要针对水源地周边地区的管理,当前各地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于污染是造成农村饮水安全威胁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水源环境。相关部门需安排专业人员到农村深入调查,掌握农村地区的饮水情况以及产业结构情况,对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及时调整,将污染程度较高的工厂、工业项目搬离水源地,严禁工厂向水源排放污染物。为了有效控制污染,必须严格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对于污染水源的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上做好水污染治理工作,给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水源。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将治理水污染纳入业绩考核范畴中,以引起工作人员对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定期做好水源监测与管理。
(六)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农村地区普及用水安全和健康管理知识,是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安全水平的关键。很多农民自身的卫生意识不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农民随意破坏饮水工程、污染水源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需要定期做好宣传教育,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透彻,让农村群众充分意识到不健康饮水带来的危害和严重性,不断提升其卫生意识。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群众的知识水平程度,开展丰富、有趣的教育方式,将饮水安全知识融入到活动中,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群众对饮水安全的认识,真正达到宣传目的。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被提上工作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是确保群众健康、实现乡村振兴、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抓手,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工程改造提升是基础。要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农村饮水工程选址,提高施工质量,同时要做好后期维护管理,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对于污染水源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为群众提供真正健康、安全的饮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