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以坚定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聚焦实施成都节水行动,围绕“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快构建“116N”成都水务高质量发展战略格局,改革节水监管体制,深化全面全域节水行业监管,创新节水宣传模式,加快培育集约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打造节水高质量发展成都样板。
2021年,成都市中心城区节水量8200万立方米,重点工业用水户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19%。
节水型载体建设范围不断扩大,节水型载体建设质量不断提高。新都区、崇州市、蒲江县等地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7家企业、单位被授予“四川省节水型企业(单位)”称号,25个企业(单位)完成了水平衡测试工作;49家市级节水型学校、88个市级节水型小区、2个市级节水型医院完成创建验收工作。
2021年度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覆盖全市、辐射全国。“你好!小水滴——水情教育进校园”活动在成都市中心城区“11+2”区域组建了13支校园节水志愿者队伍,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77小时,带动20000余名青少年加入节约用水的行动中,2600余人次在线上完成了节水课程学习。
“成都市非居民生活用水户远程监控系统(二期)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建立起“11+2”区域节水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计划调整、缴费管理、网上办件、短信服务等计划管理全流程工作信息化。
(四川成都水务)
湖北省武汉市
“哇,今天的地铁车厢好漂亮。”15日上午10时35分,武汉地铁3号线市民之家站内,市民陈仕文女士与四岁的女儿一同登上开往沌阳大道的“节水地铁专列”,看见被各类节水元素装饰的车厢,她们不由得发出感叹。
5月15日至21日是第31届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此次主题是“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更好地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今年,武汉市水务局、武汉市节水办将节水宣传放到了地铁列车上。专列内每节车厢内都铺满了 “丰水武汉为何节水”“全民参与节水”“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等图文内容。一旁的乘客一边拍照一边说:“这个节水宣传形式很新颖,武汉虽然水多,但节水意识却不能少。”
跟随市民一同进入首发专列的还有多名武汉市节水办志愿者与地铁志愿者,大家手拿蓝色节水宣传折页与水宝玩偶向乘客进行节水宣传。市民付女士趁今天周日,准备乘坐3号线带儿子去公园玩,正好遇上了“节水地铁专列”。武汉市节水办志愿者将宣传折页送到付女士儿子手中,并将水宝玩偶送给他。“上周我还带他去了武汉节水科技馆,他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学了不少与水相关的知识。”付女士表示,每个人都有责任节约保护、科学利用水资源,尤其是孩子的节水意识要从小抓起,“节水专列里的海报画风清新可爱,不仅大人喜欢看,小孩子也会被吸引。”
图为武汉市节水志愿者向市民小朋友赠送水宝。
在志愿者宣传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乘客在听完志愿者的讲解后,仔细翻看宣传折页,不少爷爷奶奶还从包里掏出老花镜戴上,方便阅读。“此次的节水宣传旨在动员广大市民共同关注水资源,营造全社会的节水氛围,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期间,市节水办还将开展一系列节水宣传活动,包括开展节水公益宣传,在新洲区启动2022年中小学节水主题班会活动等,全市企事业单位也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图为武汉市节水办志愿者向市民宣传节水知识。
武汉市“节水地铁专列”发车前,还在市民之家站开展了张贴心愿卡、发放宣传手册等一系列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专列将在地铁3号线运行一个月之久,市民可自行前往地铁3号线乘坐。
(据长江日报)
河北省邯郸市
今年5月15日至21日是“2022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本届宣传周主题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发展”。据了解,河北省邯郸市人均水资源为192立方米,相当于全省的62%,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9%,属于水资源匮乏城市。倡导节约用水,践行节水理念刻不容缓。
邯郸市自来水公司作为供水企业,除做好日常供水保障工作外,还积极在节水宣传上做文章。数年来,自来水公司始终是城市节水宣传的排头兵,通过优化供水服务、创新志愿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浓厚的节水文化氛围,助力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在此次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来临之际,更是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线上”新媒体渠道发布《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增强节约用水意识,践行节约用水责任》等内容。同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合理利用“线下”渠道,在营业收费大厅、洗手池等处,通过LED显示屏、宣传展板等形式呼吁宣传市民节约用水,有效地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节约用水知识,提升全民节水意识,把城市节水宣传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图为进行日常节水宣传。
(申世达 文/图)
新乡首创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资源和科普供水知识,河南省新乡首创走进新乡市新区小学,把“供水知识”带进课堂,培养孩子们的爱水节水理念,为师生们带去别开生面的一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来水是如何‘自来’的么?其实江河湖海中的水并不能直接饮用,我们首创水务的任务就是把它们变成可以饮用的自来水。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工艺处理流程,将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输送到千家万户。”在课堂上,新乡首创志愿者用PPT及动画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生动介绍了地球水资源现状、新乡市供水历史发展、自来水制水工艺流程、自来水检测方法、科学饮水常识以及节约用水小知识等,培养大家节约用水的意识。现场气氛活跃,志愿者们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现场问答互动,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各个化身水务小专家,争先恐后争当护水小卫士。
图为供水知识进校园。
通过志愿者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同学们了解了新乡供水的厚重历史,认识到自来水不自来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也形成了“惜水、爱水”的良好风尚,倡导学生们在坚持科学节约用水的同时,将了解到的用水知识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下一步,新乡首创将继续以“提升用户满意度”为服务目标,搭建用水知识沟通桥梁,将供水知识走进更多校园、社区和企业,拓宽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安全、放心用水环境,为优化营商环境再添助力,做到让政府放心、让用户满意。
(新乡首创水务)
山东省滨州市
5月15日上午,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滨州节水文化馆举行,副市长杜玉杰出席活动并宣布活动启动。滨城区委书记单纪亮,市城乡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清军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机关政务保障中心等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
杜玉杰在讲话中指出,滨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但也属于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6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水资源供需失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开展全民节水行动,强化节水意识,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既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解决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内在要求。杜玉杰强调,要以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立足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让绿色低碳生活、城市节水减排理念深入人心,真正把人水和谐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和落实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全过程。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深化农业节水增效,开展灌区现代化节水改造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工业节水减排,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进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加大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力度,持续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要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奋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滨州特色”的水资源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杜玉杰、潘清军共同为“滨州市节水文化馆”揭牌,潘清军向秦台水库省级节水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向获得2021年度省节水标杆单位、省节水型高校及市节水标杆单位荣誉称号的代表授牌。
图为“滨州市节水文化馆”揭牌仪式。
市城乡水务局、滨城区城乡水务局有关负责同志,省市级节水标杆单位代表及节水志愿者约100人参加本次活动。5月15日至21日,全市各地各部门还将开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城市节约用水宣传活动。
(滨州市城乡水务局)
乐山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近日,四川省乐山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走进广场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向市民科普节水知识。志愿者们通过现场讲解、耐心答疑的方式普及供水业务,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水务知识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们从身边点滴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社会新风尚。让更多人成为节约用水、爱护水源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
图为志愿者进行节水宣传。
(游 雪 黄 东 文/图)
南京市栖霞区
“我家厕所水箱里放了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水龙上安装乐节水花洒、淋浴间放了一个集水桶,省了不少水费呢!”家住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的王先生说。在该区,像王先生家这样的节水家庭比比皆是,全民参与节水,全区掀起一股又一股节水热潮。
近几年栖霞区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2019年栖霞区代表江苏省接受水利部“四不两直”检查,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获得水利部的充分肯定,为江苏省获得全国第一贡献了栖霞经验。2021年10月,栖霞区国家级县域节水达标区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南京市主城区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的行政区。栖霞区在市对区“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学习强国、江苏教育、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等各级媒体对栖霞区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制度引领结合顶层谋划,提升用水效率
近年来,栖霞区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配套实施细则和规范性文件,完成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方案,为栖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保障。通过严格执行省、市相关用水定额标准,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奖超罚制度,实现了全区用水效率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全区用水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实现了持续下降。
分类施策指导行业节水,优化用水结构
落实“以水四定”原则,通过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重点建设高用水行业企业的节水减排改造项目等措施来挖掘工业节水潜力。大力推广生活节水器具,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100%。积极推广再生水回用和雨水资源利用工程建设,鼓励绿化、市容环卫、工业企业等使用再生水,目前区域内的仙林、铁北、东阳污水处理厂均已实现中水回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被评选为江苏省首批水效领跑者,此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设计的水效领跑者标志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水利部采纳为“全国水效领跑者标志”。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次被评选为省、市水效领跑者。
强力推进水环境改造,提升水质标准
积极开展河湖库水质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修复,区域内的西岗街道桦墅周村、龙潭街道陈店村、八卦洲街道下坝村被评为“南京市水美乡村”,龙潭街道大棚村、八卦洲街道七里村获南京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区5座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全区水环境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从黑臭水体到水清、岸绿、景美的历史性跨越。通过水环境治理提升工程,栖霞区成为主城区第一个消除劣五类水体的行政区。2021年10月,我区作为南京市唯一代表,在省河长办培训会上作了幸福河湖实践与启示的经验交流。
科学示范带动全民节水,促进节水减排
截至2021年,栖霞区共创成节水型载体247家(其中省级85家)。区域内的“南京仙林羊山节水教育馆”被授予第二批江苏省节水教育基地,“南京市金陵小学”被授予南京市节水教育基地。2021年4月,栖霞区水务局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高校合同节水试点工作(南京市首个节水产品类高校合同节水项目),实现了节水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栖霞区发挥高校大学城的特色优势,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为契机,将节水理念带进企业、学校、家庭,增强全民节水的内生动力。2020年7月,在全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栖霞区首届(南京市首家)青少年“节水大使”评选活动。2022年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开展线上节水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做到“零接触”式参与。
图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第二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动员活动。
(殷亚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