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南京水务集团青年抗疫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范 星


2022年的春天,我们共同遭遇着疫情所致的“倒春寒”。阴雨夜、微光下,他们——关键时刻,绝不退缩,地铁停了就住在厂里,一心一意保障安全生产;他们——再苦再累,不遗余力,第一时间为客户纾解用水难题;他们——微光成炬,选择逆行,夫妻变“战友”,在防疫一线群策群力……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点滴温情汇聚暖意,淬炼初心信仰坚定。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南水人和无数人一起并肩“战疫”,齐心护“宁”,向春而行。

3月以来,在做好防疫保供工作的同时,江苏省南京水务集团党委组建抗疫突击队下沉五老村、七家湾、汉西门、凤凰街道、大石桥、钟阜路等社区,支援社区核酸检测、卡点值守、政策宣传、秩序维护等防疫工作。“南水先锋”同这座城市里无数的志愿者一起挺身而出,以同心同向之力,筑成坚固防疫屏障。一幅幅影像、一句句话语,“我们”用文字讲述值得被铭记的温暖。


“关键时刻,总得有人先站出来”。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刘亮是集团参加市抗疫突击队的一名成员。这段时间,他在城南做社区防疫志愿者,爱人在浦口做核酸检测员,老母亲则无怨无悔地在家帮他们带孩子。他说,“人”字的结构,就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疫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国人在困难时候更需要联结,只有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心才会走得更近。


最佳搭档,“老队员”的心里很暖。作为集团机关党支部的抗疫突击队队员,叶扬、毛步云、王涛、孙卓嘉、窦伟等同志去年曾多次前往江宁驰援防疫工作。这一次,他们轮流在五老村小学的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彼此配合十分默契。窦伟说,今年有机会做“大白”,体验了穿防护服的闷热,以及戴一天口罩耳朵的勒痛,感同身受地体会了医护人员的不容易。3月下旬,接连大雨,大家在现场都冻得够呛,但是谁也没有怨言。毛步云说,我们绝不退缩,因为有集团做我们的坚强后盾,领导还给我们送来姜汤暖身,天虽冷,能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心里很热。


爸爸是穿着大白的“冰墩墩”。水质监测中心的路峰是南京市抗疫突击队的一名队员。这段日子,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顾不上孩子。有天很晚到家,两个孩子突然抱着他说,爸爸,我看到你穿“大白”的照片了,爸爸就是“冰墩墩”哎。那一刻,他的心被融化了。他突然领悟到,无论身处什么环境,内心有阳光,传递正能量,生活才会积极向上。


关爱群众,就是要做好点点滴滴。孙卓嘉说,通过这特殊时期的志愿服务,他从社区工作者身上受到很多启发。开启绿色通道,单向检测路线设计,核酸证明……很多实用的举措充分蕴含着智慧。作为客户服务工作者,要深入群众,在多元化的群众诉求中,学会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安抚人心。毕竟,为民服务无小事,点点滴滴总关情。


多年之后,回想今天,一定会为自己而骄傲。生产指挥中心的沈阳阳,爱人重病的时候,集团曾给予他们家庭很多帮扶。带一颗感恩之心加入志愿者团队,他觉得非常荣幸。徐守强在做秩序维护时难免遇到不理解,甚至会挨骂受委屈。但是有天,一个带着外孙女的老奶奶对外孙女说,你看小哥哥多辛苦啊,小女孩突然就给他敬了个少先队礼。就是那一瞬间,他突然就被陌生人的善意暖到落泪。


对于做防疫志愿服务,杨钦的感触最深。他说,对于每个参与社会公共事件的个人来说,做志愿服务其实是在寻找人生意义、赋能自我价值、接受精神洗礼。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不一定要靠他人去赋予,而是在付出和奉献中,坚定地为自我赋予价值,再平凡的人也能发热发光。来南京定居后,他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的博爱和包容,见过静默的城市后,人们会更加珍惜它的繁华。


4-南京   合影 南京水务集团 陈越  摄.jpg

图为南水集团抗疫突击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