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与常州大学开展再生水合作课题交流研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住建局排水管理处与常州大学杜尔登教授团队就再生水景观利用的污染物风险评价与安全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和研讨。


自2018年起,常州市排水管理处与常州大学合作了课题研究《再生水和新龙生态林受纳水体的健康和生态安全性评估》,对再生水与受纳水体的常规水质及有毒有害的新兴污染物指标进行了持续一年内时间、空间尺度的变化考察,评估了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与削减,综合评价再生水利用工程的健康和生态风险。


近两年,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的高铁公园和江边四期厂内湿地陆续投入运行,规划中的江边五期尾水去向也包括了多处生态补水。目前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目标是脱氮除磷,多数污水处理厂主要面向常规污染物,所采用的技术对去除新兴污染物效率很低,不能有效降解种类特性各异的新兴污染物,同时动力成本极高,且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控制标准。新兴污染物经人类活动进入污水厂后如不能得到有效去除,最终进入自然环境后仍有可能回到人类食物链中,因此其生物毒性和生态效应需要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再生水的风险因子和排放安全性亟待进一步探讨。


新兴污染物是个统称,包括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全氟类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也包括纳米材料、微塑料、抗生素抗性基因等。新不仅指新合成、新应用的物质,也指新技术、更灵敏的设备检出和发现的污染物。而新兴污染物的另一个特征是种类繁多,据介绍,这些物质在再生水中存在浓度基本都是纳克级,约是常规污染物浓度的百万分之一,在之前的项目中完成测试水样1080个、检测出12类158种有机物,但种类远没有覆盖目前已知的新兴污染物,仍有大量新兴污染物目前学界仍未建立检测方法。


目前对新兴污染物的认知有限,首先要加强污染物普查水平和监测力度,其次必须探索一些高效控制去除技术。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上,可以针对某些特定种类新兴污染物胁迫下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群抗性基因的形成和演化,来探讨是否存在筛选出对该类物质具有降解能力的优势菌群这一可能性,最终形成工程菌群来集中处置废水。


(徐 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