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迪
三月本是草长莺飞的美好春季,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山东省淄博市陷入了暂时的安静。为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以赴保障城镇水环境安全,筑牢抗击疫情水防线。
“疫”不容辞 刻不容缓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疫情出现后,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迅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牛克胜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指导各部门、水厂建立完善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并督导执行到位。与此同时,迅速采购防疫物品和食品,配发至各生产部门,要求全体员工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确保进出水安全、人员安全。
3月12日起,该司领导班子成员24小时驻守单位调度指挥,各部门保持正常运转,各厂全力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并适时调整工艺参数,同时密切关注医疗机构排入市政管网中可能存在的大量消毒剂对生化系统的影响,做好安全生产和水质监测工作,密切关注进水水质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加强生产调控,确保出水安全达标排放。
3月16日上午,该司总经理牛克胜等深入一、三分厂现场指挥,检查防疫工作落实情况。对驻厂员工健康信息登记情况、每日体温测量记录、防疫物资库存及发放情况一一进行详细了解。检查至一分厂粗格栅时,员工正在配合格栅垃圾运输单位清运垃圾,牛克胜仔细询问了垃圾运输车辆从进厂到出厂整个环节消杀工作。“格栅区域属于厂区重点消杀部位。”他强调,“厂区要着重做好重点单位的消杀工作。同时一定要确保员工自身安全,在进行消杀时务必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主动请缨 “疫”往无前
站在关键的防疫关口,有这么一群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守岗位,默默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周村区是当时淄博市疫情最为严峻的地区,而公司的周村水厂就处在疫情的中心——周村区北郊镇。疫情发生之时,周村厂正值提标改造工程施工阶段,除了厂内员工之外,还有28名施工单位人员在厂内工作。厂区全线封闭后,生产运行、防疫消杀、人员统筹等重要工作刻不容缓。
“照顾好老人,我在水厂轮值短时间无法回家,特殊时期以公司为重……”一线运行工聂东海作为唯一一个居住在周村本地的职工,安排好家庭,在全面封闭的前一天主动带好换洗衣物、被褥到厂区报道,全面投入厂区的生产运行。“特殊时期,我义不容辞。”青年员工于俊波说。在下夜班的早上,他接到了厂区即将封闭的通知,主动放弃了回家的最后机会,与驻厂的其他同事们在一线并肩战斗。
该司二分厂在本次疫情过程中也担当了重任。二分厂负责处理淄博市新冠病人集中收治医院——淄博市传染病医院排放的废水,厂内人员防疫和出水达标工作十分严峻。
在接到疫情封闭通知后,二分厂迅速集结,全体工艺、设备管理人员、13名一线运行员工、4名派遣工积极配合工作,主动驻扎厂区,全部到岗。面对严格的社区防控,二厂厂长吴丽萍告诉社区工作人员说:“只要让我出去我就不回来了,直到疫情解除我再回来,绝不给你们添麻烦。”3月12日,因疫情爆发突然,当日白班人员无法到岗,刚下夜班的王赟赟、张元婷、宋启超三名青年员工主动顶上,重返岗位,拖着疲惫的身躯连续工作24个小时。全体驻厂职工各司其职,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公司员工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担当,争做先锋。若问他们小家与大家如何抉择?疾风知劲草,奋斗在运行一线的每一个员工都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战斗无声 “疫”呼百应
“不能返岗,哪里都是战‘疫’场。”
因疫情防控需要,公司还有一部分员工被封闭在社区内。在无法返岗的职工中,这批人选择就地“参战”,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3月12日开始,公司部分员工主动对接街道办,服从网格员指挥,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他们有的在封闭小区管控卡口处,与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做好人员信息登记;有的在核酸检测时,维护现场秩序,协助医务人员运送试剂样本;有的深入群众,挨家挨户统计封闭社区居民的物资需求,积极联系大型商超代购生活物品;有的做起了抗疫“小喇叭”,向群众宣传最新防疫政策,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
在城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司的志愿者放弃休息时间,以全新的身份,在全新的岗位上,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在这群人中,一半以上人员是党员同志,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同志的使命与担当,为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贡献自身的力量。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里,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的全体成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水务人的责任与担当,为淄博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