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与宁波的情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苑文萃

■魏光华


上海和宁波的情缘天然渊源,跟上海拥有长江、黄浦江、苏州河一样,宁波的姚江、奉化江、甬江都奔腾向前汇入大东海,水乳交融,因水而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上海的崛起起和发展,与宁波人的参与紧密相连。


宁波比上海早开埠20年,1842年同时列为“五口通商”城市。据记载,到1948年,上海常住人口498万,其中有100万宁波人在这座城市里从事金融、教育、航运和制造业。


1938年春,宁波镇海的年轻人陈新甫与包玉刚他们一起来到上海滩,从钱庄帐房会计做起,后进汇丰银行,并到英国伦敦学习深造八年,回国后与比他小18岁的宁波余姚陆埠的阿菊在上海成婚,他们的7个女儿都在上海岀生后陆续回宁波成家立业,他最小的女儿景芬是在他66岁出生,他经常左手抱外甥,右手抱女儿,成了弄堂邻居们欣赏的幸福美景。


他的妹妹陈新娣嫁给当时上海最大药厂的老板,生了五男二女,都是专家、教授和企业家,成了上海经济建设的专业人才。


当年的“江亚轮”事件牵动着上海与宁波人的心。1948年12月3日,满载4000多名乘客的“江亚轮”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启航,目的地就是宁波,在昊淞口外的横沙西南海域爆怍,仅900多人获救,超3000人罹难,为中国最大海难。


1956年,幸存者张詹清和陆振华等上海人带着资金技术帮助宁波兴建水厂传为佳话。2008年5月1日,宁波慈溪北的跨海大桥建成通桥后,将上海与宁波的距离更拉近了。每逢清明,成群结队居住在上海的宁波人及其后裔们匆匆赶往宁波拜祖省亲,同时带回家乡海鲜的味道。


我的父亲同其他军人一样,从北方打过长江解放上海。我的岳父就是陈新甫,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太行山区的海军飞行学院毕业分配到宁波,后与他的六女儿在上海结婚。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父亲与洋场上运筹帷幄的岳父,在上海四川中路有着石库门的家里握手举杯。岳父岳母有了4位海军军官女婿,当我们穿着军装一起向他敬礼时他哭了。他说,祖国强大了,军队强大了。


我的女儿长大后与英俊的武警也是在上海旅行结婚。上海成了我们三代人爱的桥梁和纽带。


尽管在与上海人的交往中,总感到上海人有几分傲气,常听到诸如“小宁波”“乡下人”之类让宁波人心寒的话,但包容大度的宁波人总是一笑了之不太在意,觉得讲这些话的人大都也是外地人,正宗地道的上海本地人在浦东、淞江和崇明人农村呢,就连上海的亲戚们都说,最爱我们的还是阿拉宁波老娘舅,宁波人是老乡,是家乡人。


宁波人心里明白,凭借上海这个大家庭抱团取暖,在这个大学校学习提升,在这个大舞台展示风采。于是,宁波人在上海创造了辉煌业绩,成就了“宁波帮”走向全世界,涌现岀了包玉刚、邵逸夫、王宽成、李惠利等全球知名的优秀人才。


人到中年,我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学研究生院,又同校友宁波籍的上海小伙陈士忠成为好朋友,他长得很像歌手毛宁,也特别喜欢唱《涛声依旧》,他曾带着上海城市公共服务热线的模范郭美芳来宁波传经送宝,如今他担负着大上海城市供水的管理者重任,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抗疫保供水一线,他说,感谢宁波老家人对上海的厚爱和支持。


2022年这次浙江派岀驰援上海的万人医疗队伍中有很多是宁波人,同时宁波又无私的帮助上海拓展优化隔离防护条件,彰显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担当和风貌。


令我震撼的是,我父亲患癌症去世前不到一小时发生了这样一幕,卧床多年的霍然站起高喊着“同志们,向前冲啊”,仿佛是他看到了渡江炸弹测起的浪花,也许是他听到了进军上海的冲锋号。


我所在部队“海空雄鹰团”战斗英雄高翔多年驻扎宁波,1965年9月20日,他驾驶歼6飞机击落入侵我海南领空的美国F一104C飞机。1989年10月, 高翔在上海锦江饭店,与当年被他击落飞机的美国飞行员菲利普·史密斯见面时说,保卫祖国领空是解放军的使命和责任。


天蓝水清,情深意长,让上海与宁波携手共进建设美丽幸福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