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国企管理智库第一届理事会会议上,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水善旗红润万家”党建品牌“1+5”模式项目从全国4300多项成果(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第七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案例)一等奖,并被列入《国企管理创新年度成果报告(2021-2022)》。
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水善旗红润万家”党建品牌聚焦主业,强化核心,以“1+5”模式,推动“安全至善、应急至善、服务至善、管理至善、廉洁至善”协同发展、同向发力,积极探索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规律,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广州实现老城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坚强的供水支撑。
强化旗红领航,核心作用发挥更充分
围绕“统筹大局有高度、思想建设有深度、破解企业难题有力度、组织建设有强度”四个维度,全面推动红色力量转化为保障供水中心工作和做好终端服务的内生动力。党组织政治功能进一步强化,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制度等全面落实。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进一步加强,公司“水善旗红润万家”党建阵地,充分展示广州自来水的百年风华。党员先锋作用进一步突显,在解决市民对供水的急难愁盼问题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公司加压站管理所“书记项目”复建鹤洞水厂,把党旗插在项目上。
公司基层党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聚焦安全至善,城市供水保障更安全
构建广州中心城区的东江、西江、北江、流溪河“四源共济”的优质水源新格局,确保广州供水战略性更强;实施全流程智能检测,确保全市供水设施稳定性更佳;推动精细化管理,确保市民用上优质水的幸福感更高。西江引水工程荣获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建成的北部水厂破解广州北部地区供水需求瓶颈,惠及150万人。目前,公司总体供水产能提升到519万立方米/日,为全国第二大供水单体,有力支撑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供水需求。
“安全至善”构筑更优格局。
聚焦应急至善,国企职责担当更有力
以国有企业“担当先锋”、供水保障“应急先锋”、行业支撑“示范先锋”为标杆,从严抓紧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应对突发新冠疫情,全力做好广交会等重要时期的供水工作,全面保障城市安全用水和社会大局稳定。从2005年起,公司先后派出17名扶贫干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驻村技术人员等,帮扶5个贫困村成功脱贫,近5年完成专项资金及捐赠约630余万元。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果,在广州市“万家”重点用能单位“十三五”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考核中,公司位列全市第二名,连续两年获“超额完成”等级。根据社情满意度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公众对广州自来水公司供水服务满意度连续9年位居广东省同行第一。
公司党员先锋坚持在封控区检查供水设备。
应急送水场景。
聚焦服务至善,涵养为民情怀更深厚
全力推动在民生工程、用水无忧、便民服务、优化流程等方面办实事。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55项,累计完成超50年管网改造、防灾减灾及高风险管网改造、东风路高风险管网改造、内街管网改造等合计140多公里。东风路高风险管网改造工程,更是建立特大城市不影响交通、不扰民的施工新模式,提升了附近区域50万户居民供水安全水平。该司还通过打造以智慧供水为主题的大源村服务厅、实现用水业务全流程网办、试点智能水表守护236户独居老人幸福晚年、广州获得用水迈向“21000”新目标等,不断擦亮广州自来水的服务新名片。
公司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一线服务。
东风路高风险管网改造工程现场。
聚焦管理至善,促进企业营运更高效
推进企业改革创新,夯实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企业基础;推进技术应用创新,实现专业技术自强自立;推进实现移动数据管理,加速企业数智化转型。对标上海、深圳等供水企业,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并100%完成总体任务;供水资源整合再优化,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完成1.19亿元;分步推进“智能水表”建设,落实抄表到户213.46万户,30多万只“智能水表”实现远传管控;“城市公司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聚焦廉洁至善,全面从严管理更扎实
把好“廉洁关”,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企业人才强企动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构建融合贯通、高效有力的监督体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弘扬企业发展的清风正气。
近年来,广州自来水公司获得广东省企业500强、广东服务业100强,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服务企业、广东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110多个。
(广州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