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变“废”为“宝”!科学城推行重庆首个污泥处置资源利用新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彩钢棚下,污泥经过沉淀池、进泥泵、絮凝池、压滤机等多台设备不间断处理,在高温发酵罐里转化为园林绿化所需的高营养肥料……然而,就在不久前,它们还只是一摊浑身散发着恶臭,一无是处的淤泥。


日前,重庆市首个污泥处置和资源利用一体化项目在走马乐园污水处理厂顺利完成试运营,即将投用。目前,该项工艺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


4-重庆科学城  污泥处置和资源利用一体化项目.jpg

污泥处置和资源利用一体化项目。


污泥变为“香饽饽”


“这些营养土,也称为有机肥料,拿点回家养花嘛,长得特壮。”昨(29)日,小编在科学城走马乐园污水处理厂采访时,该厂工作人员对小编说。


据了解,走马乐园污水处理厂位于走马镇,主要处理走马场镇及附近村社生活污水,每日产生生活污泥2~3吨,污泥普遍含水率在80%以上。此前,该污水处理厂通过加入絮凝剂提高污泥脱水效果,但处理后的污泥,容易形成土壤板结,还会造成无机盐、病原菌等污染。


为提高污泥利用率,重庆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走马乐园污水处理厂为试点,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了一套污泥处置和资源利用一体化的市政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工艺技术。



4-重庆科学城  污泥发酵后变为的高营养肥料  雷 键  摄.jpg

污泥发酵后变为的高营养肥料。


“通俗来讲,就是对生活污泥进行高效破除细胞壁,降解有毒有害有机物,降低污泥含水率至60%以下,达到减量化的目的;再通过后端的高温发酵设备,配合发酵辅料进行混合发酵,产生可用于园林绿化的高营养肥料。”重庆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维负责人彭楠说道。


可降低20%左右运行成本


彭楠介绍,以走马乐园污水处理厂为例,按照每日产生的2~3吨生活污泥,通过该工艺技术发酵可产生约0.6~0.9吨的有机肥料,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4-重庆科学城  工艺技术中控平台  雷 键  摄.jpg

工艺技术中控平台。


据了解,整个工艺技术需要约25天,将污泥变为有机肥料,不仅使城市污泥成为再生资源,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含有无机盐、病原菌等的污泥使用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同时根据测算,该工艺技术可每年节约运行成本10余万元,较传统污泥处置模式降低约20%费用。


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该工艺技术试点情况,逐步在科学城范围内推广,达到污泥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西部重庆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