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重庆:着眼“全域全业” 构建节水新格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水先锋

3月3日,水利部召开2022年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2021年节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与任务,部署2022年节水重点工作。会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和天津、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宁夏、重庆、湖南、福建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作交流发言。


着眼“全域全业” 构建节水新格局


2021年,在水利部的关心指导下,重庆市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节水”工作要求,积极探索西南相对丰水地区节约用水工作模式,初步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负责、属地落实、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大节水工作格局,全市节水工作合力基本形成。


压实责任 稳步推进大节水共建格局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节约用水工作纳入市级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区县党委政府社会经济发展业绩考核,压实城市管理、经济信息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节水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节约用水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年初召开全市节约用水联席视频会议,市县两级22个行业部门800余人参加,6家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在会上分别部署各自领域节约用水工作;针对工业领域节水、住建领域节水、再生水试点等重点工作,分别召开专题联席会,合力解决跨部门节水问题。全年召开市级联席会4次,区县级联席会120余次,“管行业必须管节水”已成各级各部门共识。


规划引领 合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放眼全域全行业,立足重庆水资源禀赋条件和“一区两群”发展布局,科学构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体系。市级“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经联席会议22个部门审议,已由水利、发展改革等6部门联合印发;同步安排区县开展规划编制,目前32个区县已印发、7个正在报政府审批。联合经济信息、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等5部门共同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累计已有12个区县获评国家达标区县、6个通过市级验收,创建比例达46%。积极协调、争取区县党委政府重视节水工作,璧山、铜梁等6位区县委书记在全国节水办官网发表署名文章,分享节水典型经验。


聚焦重点 强力推进工业领域节水


重庆市经济信息部门积极推动火电、钢铁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鼓励企业采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2021年利用经济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节水项目3个,补助资金158万元,撬动企业投入6350万元,年节水17万立方米;推荐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参加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评比,遴选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企业为2021年市级“水效领跑者”,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为市级节水型企业。全市累计建成节水型企业247家,规模以上的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全部建成节水型企业,示范引领提升工业领域节水。


寻找突破 探索推进非常规水利用


重庆市注重政策引导,城市供节水条例、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均明确要求强化非常规水利用;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制定《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已通过司法部门合法性审查,即将与市级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璧山区从2010年开始即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制定再生水专项规划,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设可供再生水使用的污水处理厂10座,建成再生水主干管网70公里,再生水利用率达40%。国家六部委部署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后,重庆市庚即启动,经区县政府申报、市级专题联席会商讨,确定在铜梁、荣昌等4区县开展试点,探索重庆再生水利用配置模式。


下一步,重庆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借鉴兄弟省市好的做法和经验,努力争取新成绩、取得新进步,实现重庆节约用水“全域、全业、全程、全面、全民”的新目标,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