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岛污水处理探索“零碳源投加” 年节约1000余万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近日,从山东省青岛水务集团传来消息,该集团双元水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碳源投加水质达标技术,破解污水处理过程中低碳源条件下无法脱氮除磷的行业技术难题,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碳源费用1000余万元,减排二氧化碳5000余吨。


无碳源添加 出水水质稳定


据介绍,该技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反应实现,在国内亦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的前沿技术。


研发过程中开展了百余次的工艺参数调整,对近4000个水样、9000个工艺数据进行分析,化验班组工作量相当于日常工作的数倍。通过100多天的技术分析及工艺调整,该技术率先在双元水务三期二号生物池试验成功,之后又在三期一号、三号池和二期生物池中调试,均取得无碳源投加水质达标良好的效果。


经统计,二期和三期出水总氮数值平均值在5-10mg/L之间,氨氮大部分时间均在1mg/L以下,出水指标均优于国家出水一级A标准,基本达到地表类IV类水标准,如推广应用将对污水处理企业的节能降耗有积极地推进作用。


节能降耗 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000余万元


为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双元水务自2020年开始,在两年期间完成项目研发24项,形成的科技成果均已应用在污水处理服务中,成果转化率100%。通过自主研发,提质增效,降低运营成本,该公司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基础上,平均每吨水的处理成本达到全国同类型污水厂领先水平。


以无碳源添加技术为例,城阳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常投加单耗按照30mg/L,水量按照20万/日计算,每天可节省24吨碳源,一年节省8760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076吨。城阳城区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技术突破了低碳氮比时,无碳源总氮不能达标的技术瓶颈。


无碳源添加技术一方面节省大量的药剂费用,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大量减少碳投放和排放量,依靠技术为绿色环保提供生产保障,每年可以节约生产成本1000余万元,对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具有行业导向意义。


(据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