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今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市水务产业有限公司面对数字化改革“蓝海”,应势而为、迎难而上,以“数智水务”建设为中心点,构建以漏损控制为核心的“数智控漏”多跨协同场景。通过系统集成、智能管理,真正实现漏损管控从预警监测、事件处置、现场监管、评估考核的全流程统筹管理,打破数据与业务壁垒,实现漏损控制从块状到线状管理的转变。
图为漏控管理应用界面。
织密“物联网”,多源联动,让预警更及时
通过GIS平台、管网监测信息(包括压力、流量、水质、噪声、水温、风力等)、DMA分区信息、巡检隐患及热线工单等异常事件均可通过集成管网构建成物联网“一张图”进行集中监控。不管是压力超限、流量突变、噪音异常这些监测报警,还是管网漏水、附属设施破损、施工隐患这些异常特殊事件,调度人员均可在“一张图”上直观地进行查看、关联分析,提高漏损预警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装上“云大脑”,移动协同,让处置更高效
当系统出现管网预警或巡检异常后,调度人员可直接通过场景平台进行关阀搜索,查找出维修需要关闭的阀门及影响到的用户,并关联消息中心平台发送停水短信告知影响用户,提升行风服务效率;同时,发送关阀维修指令给抢修人员,抢修人员可通过“掌上APP”查看工单,并及时赶赴现场进行维修。维修过程的图片及视频可上传至调度中心监控端,提高处置效率,实现漏损“监、巡、检、判、修”全链条、可视化管控。
构建“数据中台”,多跨协同,让管控更科学
通过数据中台,打破数据壁垒,建立自上而下的漏控血缘族谱关系,直观展示各层级的基本概况、水量情况及漏损信息,当发现某个片区水量或漏损率异常后可根据数据链路进行逐级溯源分析,直至找到异常源头;利用巡检手机、车载定位及移动视频,实时查看人员、车辆位置轨迹及现场视频,让调度指挥人员无需到达现场即可掌握实时情况,便于应急指挥及工作质量评估;建立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可根据工单处置情况直接计算工时,进行漏损评估考核,做到每个考核都有据可依,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漏控场景”是供水智能化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也是水务场景化建设的开端。通过试点引领,该模式可推广应用至水务客服、工程、安全等领域,逐步构成完整的智慧化水务体系,有力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冯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