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守正创新,把公共资源交易“晒”在阳光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张烨萍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水务集团供水公司围绕“规范、创新”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推进交易项目监管全覆盖,确保在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应急抢修和日常管理等领域做到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有序、高效、廉洁”。


一、围绕制度“做”文章,促进交易行为更规范。


为切实解决交易工作中存在的“未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流程存在空白点”等问题,2021年,柯桥供水公司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建立闭环等措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规范、有序。


1.制度体系更完善。该司修订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仓库物资管理制度》《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办法》《施工机械设备租赁管理办法》等5项公共资源交易制度;细化廉政承诺、知识产权、安全管理、付款方式和违约处理等5类合同条款;新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供应商管理制度》《推荐品牌制度》《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办法》《零星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等5项制度,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由碎片化转为体系化。


2.流程设置更合理。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梳理出涉及物资申购、采购、验收、仓库管理等公共资源交易流程39条,其中,物资申购8条、采购7条、验收7条、仓库管理13条、一站多源物资管理3条、物资搬运机械使用1条,明确流程的标准和责任科室(岗位),形成一环扣一环、一环接一环的闭环模式。利用办公0A系统、流程时间节点表开展申报、统计、协调和审批,将重要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落实到个人;利用流程节点,每周对流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杜绝先做后批、先领后批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每周以“周报表”的形式对已完成、未完成和流程中的项目进行上报,每月以“回头看”形式对上月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行汇报,确保项目进展可及时管控、约束责任部门提升效率、提升部门间的协同效率。


3.制度执行更到位。严把项目“上马”,在对年度预算项目审查的基础上,在项目实施前提交办公会议再次审议,把好项目实施审核。严控项目“赛道”,通过公共资源交易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赛场”(区交易平台、集团限额以下交易平台、自行招标)和“跑道”(公开招标或其他交易方式),合理确定招标方式、招标文件、上限价等招标文件核心内容。严守项目“终线”,专门设立“验收员”岗位,严格对照合同、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规定开展验收。进一步推进制度由宽松软转为严实硬,确保项目交付产品合规、优质。


二、围绕结果“想”办法,促进交易结果更合理。


1.多部门协同,确定合适的招标条款。建立交易项目,需求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共同讨论机制,通过对功能需求、应用场景等多因素分析,确定符合项目实际的产品选型、技术参数、评标方法、付款方式等招标文件主要条款,并经公共资源交易小组审议后进入交易流程,确保招标文件科学、合理。


2.多维度比较,确定合理的上限价。根据项目不同特性,通过市场询价、了解电商价格、同行成交价、产品信息价和历年成交价和投标价等不同的采价方式来确定上限价。如:对于专业性较强、潜在投标人较少的项目,通过收集“历年成交价”“同行成交价”等多维价格信息来设置上限价参考依据;对于大宗物资的采购项目,通过收集原材料价格走势、近期同行成交价、市场信息价等因素来考虑设置上限价;对每个交易项目的上限价的设置必须有多维度的价格比较,确保设置的合理性。


3.多因素评估,确定合适的评标专家。结合政府专家库专业细分度与招标项目专业性匹配度、专家对供水专业产品发展需求和供水生产运行系统安全性的了解等因素,常规采购项目在政府专家库抽取的基础上,通过“一名业主代表+四名库内专家”“一名业主代表+四名业内专家”“一名业主代表+两名库内专家+两名业内专家”“五名业内专家”等形式,组成专家评审团,以促进交易结果更合理。


三、围绕创新“出”点子,促进服务质量更提升。


1.集中管理、分段负责。严明功能定位,以“高效、专业”为目标,从各部门和分公司自行实施的“分散式”采购调整为由物资部全面“统一负责” 采购,真正做到由专业的部门做专业的事,有效杜绝了“应公开未公开,用劳务邀请方式代替公开招标”等现象。厘清职责边界,按照“权责分设”的原则,将采购、验收等不同环节的业务交给不同的班组办理,实行分段式流程化管理,形成班组之间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同时,将采购员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一人负责制,调整为按流程节点落实工作,使每个采购员能在单个流程节点上更加熟悉不同种类的业务特点,既提升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又降低了廉政风险。


2.集中定点,单次定价。对各类五金、工器具、法兰和紧固件等系统内常用的种类多、规格多、单价低的货物统一进行定点采购后,有效解决了采购成本和效率、货物质量和服务的问题,降低廉政风险。柯桥供水公司对日常办公用品、零星物品、夏冬令用品等小、多、杂且不宜直接招标的物资,在市场走访调查和询价对比的基础上,经办公会议集体决策确定在产品丰富、价格优势、服务优质等维度有较好表现的“超市”作为定点采购单位后,对小量零星采购的成交不高于在标牌价9折,对单次较大金额的采购在9折的基础上再进行价格谈判的方式确定具体采购价,避免了“中间商赚取差价”的现象,既规范了采购行为,提升了采购效率,防范了廉政风险,也使职工得到更多的实惠。


3.集中约谈、以事议策。加强管理,建立约谈机制。为推进重点项目的进展,在项目实施前与中标单位就项目进度、质量要求、廉政建设等内容进行约谈。同时,对实施进度慢、整改落实不理想等项目,及时约谈中标单位负责人,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督促施工和供货进度,有效的改变了“难、慢、拖、差”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风。二是以事议策,健全决策机制。对紧急、临时性采购任务,通过办公会议“一事一议”,要规范也要效率。


四、围绕业务“提”能力,促进履职尽责更到位。


1.三定轮岗重素质。立足全方位锻炼人才队伍,切实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柯桥供水以“三定”为契机,对涉及公共资源交易岗位的人员进行轮岗“大换血”,将素质高、能力强的新鲜血液轮换到重点岗位,调岗人员比例达到80%,有效预防了重点岗位人员的“关系圈”和“人情圈”,进一步激发了采购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使干部职工放心、大胆的开展工作,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人员和业务工作的无缝对接。


2.技能培训促水平。为尽快解决“三定”后新到岗人员经验不足和知识面薄弱的问题,柯桥供水公司制订学习计划,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职工能力素质,促进业务融合。建题库。在0A系统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学习模块,定期组织采购员、验收员进行相关制度、流程学习和应知应会测试;从行业公众号、案例中学习、分析过程与经验,形成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推进业务知识由浮表面转为入脑入心。请专家。邀请招标代理、业内专业人员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题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问同行,横向联系同行业、同系统内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对标对表找差距,补充完善制度、梳理规范流程,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经验和服务意识。


3.强化规范促廉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作为廉政风险防范重点监管区域,柯桥供水公司在健全交易管理制度、规范内控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决策、执行的过程监管,为“阳光交易”保驾。通过签订《廉政协议》、轮岗交流重点岗位人员、建立岗位风险防控机制、廉洁自律“十不准”和重大节日廉政提醒等举措,为“清廉国企”护航,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