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云南堪正管线探测有限公司参加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科技创新沙龙线上活动”,汲取科学创新知识,提高公司探漏水平。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卫星探漏技术进行,具体内容如下:1.卫星探漏可降低漏损率 ,可穿透硬质地面(水泥路、柏油马路)获取地下的漏水信息;可找到很难听漏的初始小漏,早期识别漏水点;不受天气、管材、地质环境的影响(雨季、PE管材、5米深度均可探漏);卫星重访拍摄周期是14天,卫星探漏可做到每个月拍摄一次并出一个探漏报告,可实现快速的找出漏水点,可显著地降低漏损率。2.卫星探漏能找出漏水点,但不能1次拍摄就找出全部的漏水点,由于雷达卫星的拍摄有一定的角度,地面上的遮挡物会影响卫星对漏水点信息的获取,1次卫星拍摄只能找出部分的漏水点。如果多次拍摄(如每1-3个月拍摄1次),则可获取更多的地面信息,从而可提升漏水点的检漏准确度和漏水点数量。3.卫星探漏能提高探漏的效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卫星探漏只能提供疑似漏水点的范围,如100米半径范围内,或者几条线路,无法精准到一个点(如3米范围内)。随着太空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卫星的精度会提升,卫星探漏的范围会不断缩小。目前国外在利用管线信息辅助解译时,卫星探漏范围可准确到50米半径范围以内。
我国1月26日7时4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L-SAR 01组A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随着国内L波段雷达(SAR)01组A星的发射,卫星探漏的技术应用会更加成熟,供水行业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获取卫星探漏数据,可以大大缩短探漏周期,降低探漏成本,为探漏获取更精确的数据。
在活动中,公司相关人员对卫星探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公司将在传统的探漏技术上融入更多的可能,以解决现阶段供水管道的难点、痛点问题。
(云南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