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讯 2021年12月11日,重庆市巫溪县气温骤降,古路镇万乐村漫山白霜。往年这个时候,这里的水管就会结冰堵塞停水。
“有水,没结冰!”一大早,村民张成柏起了床,拧开新安装的水龙头,水哗哗地流了出来。随后,院子里也接连传来邻居们“有水”的惊喜声。张成柏高兴地说:“这个智能供水还真管用。”
张成柏口中的智能供水,是水利部在万乐村试点实施的供水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示范工程。1月11日至14日,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在现场调研时指出:这是西南地区山区单村供水工程典范,要复制推广,带动提升西南山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图为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视察万乐村农村供水保障示范工程。
1月20日,由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援建的“万乐村农村供水保障示范工程”正式移交给万乐村,万乐村真正实现了“一网同质”供水,让1100余户百姓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重庆市巫溪县万乐村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山高坡陡,地形复杂,近年来,当地虽然建设了10口蓄水池,通过管网引山泉水直接供水入户,初步解决了“吃水难”问题,但水源水质易污染、雨季浑浊、旱季供水保证率不高等问题仍然长期困扰着当地村民。
现在好了,在海拔1200米的山上新建的万乐水厂,不但水管不结冰,而且水质、水量都得到提升,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有水用、用好水、好用水。
巫溪县水利局副局长徐凯介绍,万乐水厂采取双水源联动的水量保障方式,丰水时期以吴海洲老屋蓄水池(500立方米)为主水源,枯水季节以青树坪蓄水池(100立方米)为补充水源,通过水泵提水补足缺口;为防止水管结冰堵塞,全部管道埋入地下50厘米,不能深埋的全部采用保温棉包裹。同时,水在蓄水池沉淀后,再流经净水间,通过浸没式超滤膜水处理设备处理,最后送到村民家中。徐凯打开水龙头喝了一口水说:“现在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直饮水标准,老乡们可以直接喝。”
在万乐村村委会办公楼,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总提水量、总产水量、总供水量、瞬时流量、浊度、液位等指标一目了然。徐凯称,这个管理平台集成了水质在线监测、水泵状态、超滤设备状态和水厂视频监控信息,实现了设备远程查看、用水统计分析功能,并逐步实现通过短信方式,完成设备故障、水质不达标和管网漏损率偏高等异常情况的预警。现在,万乐村已建立了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模式,逐户安装了物联网智能水表,设计了水费收缴平台,群众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实现便利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