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永康市,是以五金生产闻名的工业型城市,地处瓯江和钱塘江的分水岭,素来有“鲫鱼背”之称,水资源匮乏。近年来,为突破用水供需困境,永康市加快推进高效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行“工业节水五法”,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提升工业用水效率。自去年10月以来,工业企业累计节水240余万立方米,通过“水平衡测试”的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了12%,达到了94.8%。
金华永康市鸟瞰图。
源头节水法:以“双控”促“双转”
“一控”水资源消耗总量。积极开展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规范和细化总量控制下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户“萎缩化管理”。“二控”水资源消耗强度。全面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狠抓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再生水利用,强化水效刚性约束,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2020年以来,永康共关停28家取水许可到期的工业企业取水户,用水总量为1.7599亿吨,同比下降8.7%,实现了从源头上节约企业用水,为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坚实保障。
示范节水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双赢”
示范带动。积极开展“节水标杆园区及企业”创建、“水效领跑者”评比、“八大行业”节水行动等系列活动,成功将经济开发园区打造成现代化节水型五金园区,建成一批工业节水型示范企业。
政策激励。对首次获评“省节水型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引导企业加大工业节水技改投入,鼓励企业参与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共创建“省节水型企业”25家,创建省级绿色企业10家。
警示整治。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项目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减排机制,对年取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重点耗水企业和国家、省级重点监控企业全面落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不达标企业坚决实施关停搬迁。去年共有27家化工、电镀工业企业关停搬迁。
制度节水法: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
强化政策导向。出台《永康市非居民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对列入国家、省级节能、节水等循环经济项目计划且目录内设备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设备投资额10%的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激发企业开展节水技改工作积极性。
坚持“有奖有罚”。切实加强计划用水管理,按照“超计划用水越多收费越高”原则,将207家工业企业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共计征收超计划累进加价水费161.4万元,全部用于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用水管理,促使企业用水心态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
工程节水法:实现循环利用最大化
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升级,扶持企业开展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广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引导企业通过自建蓄水池收集雨水、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等建设工程项目方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诚集团王力机械有限公司新厂区对屋顶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屋顶面积2万平方米,建有集水井387个,可储存水量1635立方米,用于车间和员工宿舍楼卫生间冲洗、车间清洁用水、冲洗马路和苗木花卉等,每年可节约用水1万多吨。浙江兴达钢带有限公司修建储水池,增加出水量,水资源循环使用。每年可节约用水量2万多吨,每年可节约水费计10多万元。
技术节水法:严防企业用水“跑冒滴漏”
推广“水平衡测试”,将年用水量超过3万吨的用水户全部列入水平衡测试对象,鼓励企业通过上马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对年度超定额、超计划用水单位实施节水改造,严防企业用水“跑冒滴漏”。今年以来,已有65家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并通过验收,基本涵盖所有特色工业企业,可实现节水285.36万立方米/年,产生节水年效益1115.48万元。在经济开发园区开展供水分区计量试点工作,为全省工业企业取供用水“全链条”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浙江省治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