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江边四期湿地在省级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示范项目验收中取得优秀成绩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近日,江苏省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人工湿地迎来了省级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示范项目验收,来自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南通市、泰州市生态环境局、江苏省环境科学院等多位领导和专家对江边四期湿地的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检测监管、绩效实现和长效运行五大块内容开展评估考核。


4-3江边  图为评估人员听取情况介绍.jpg

图为评估人员听取情况介绍。


江边污水处理厂是常州市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位于其北侧,采用水平潜流+表面流组合工艺,污水厂尾水经湿地生态再净化后排放至长江。湿地项目在湿地净水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次配置水生植物,令水生植物与水景有机融合,构建一个亲水平台,全面提升生态效果,有效提升尾水水质。专家组实地查看了湿地运行现状,时值初冬,湿地中水生植物已进入收割期,在合理有序的管养之下,水体水质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远处时有白鹭略过捕食,黑水鸡、野鸭成群戏水。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水生动物调查中已发现几十种鱼类,如麦穗鱼、沙塘鳢、鲫鱼、黑鱼、鳡鱼、鳜鱼、河虾、田螺等。其中黑鱼、鳡鱼、鳜鱼都是常见的淡水鱼类中食物链顶端的肉食鱼类;沙塘鳢对环境要求较高,曾经是在非常清澈的溪流中的石头下或者是水草中才能找到的,现在野外环境中资源量剧减;而河虾更是需要优良的水质。


专家表示,江边四期湿地运行效果稳定良好,监测数据显示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目标和项目预期绩效目标中的各项指标;水生植物生长良好,观感较佳,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整体生态环境良好,生态功能完善,实现了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的生态净化的目的。


4-3江边  图为评估人员进行现场验收.jpg

图为评估人员进行现场验收。


据了解,此次首批省级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示范项目全省共有7个,江边四期湿地在考核结果中名列前茅。市排水管理处拥有多年再生水景观利用经验,同时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江边四期湿地依托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投运一年多以来不仅减少了尾水排放总量,同时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转变,让污水变成景观水,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作为“长江大保护”的亮点工作、建设长三角生态中轴重要点位,接待各界领导、各地同行专家数十批,新闻和网络直播多次,大中专院校学生千余人次,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生态文明宣教作用,对今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徐 旻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