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重庆全面推行河长制 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水先锋

2017年,河长制在重庆全面推行。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肩负着维护长江上游地区河库健康的重大使命。五年来,重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创新管河、护河、治河举措,加快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守水有责,1.75万名河长上任


河长制,是解决“九龙治水”的“金钥匙”。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三级“双总河长”架构,即由市、区县、街镇三级党政“一把手”同时担任“双总河长”,建立了市、区县、街镇、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全市共分级分段设置河长共1.75万余名,实现全市5300余条河流、3000余座水库“一河一长”“一库一长”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河长通过明查暗访、跨界联合、智能巡查等方式开展巡河288万余人次,统筹协调解决河流管理保护问题达5.8万余个。


从2019年起,重庆连续3年发布3道市级总河长令,在全市开展了污水“三排”(偷排、直排、乱排)、河流“三乱”(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提升“三率”(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3大专项行动,从聚焦水里,转变为水岸同治、标本兼治。各级各部门全覆盖排查20余万个点位,发现问题8500余个,推动问题整改8161个、整改率达到96%。


“携手”治水,获评“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水无常势,动而不居。行政区划有界,河水却无界。崇龛镇位于川渝交界处,辖区内琼江、龙台河(琼江支流)、姚市河(琼江支流)都发源于四川,上下游、左右岸共享一方碧水,需要齐抓共管,“跨界”合作。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崇龛镇便和上游大安乡、姚市镇建起了跨界治水“朋友圈”。到2020年,上下游涉及的川渝9个乡镇相继加入这个“朋友圈”,上下游合力,3条河流水质持续好转。


崇龛镇所在的潼南区地处川渝交界,跨界河流众多。近年来,潼南区、铜梁区与四川省遂宁市、资阳市所在的琼江流域,建立了生态环保及河长制管理协调机制,协同推进跨境小流域治理、水资源共同保护开发、流域统筹规划治理,并探索资源开发利用。双方还启动了跨界河流琼江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共同编制印发《琼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琼江流域“一体化”治理,打造跨界河流治理全国样板。


2020年,川渝在全国首创成立了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负责研究解决跨两省市区域、流域、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携手”治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川渝50条重要跨界河流所在的市、区县,共同编制、联动实施“一河一策”,共同谋划绘制跨界河流水系图,联合开展整治污水“三排”、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共整改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511个,联合实施铜钵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项目57个。川渝打造跨省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典范还获评“全国2020年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全民治水,“河长+”的朋友圈变大了


重庆市积极构建“河长+”多元化社会各界参与机制,畅通管河、护河、治河渠道,延伸河长监管触角,让河流管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动从“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的转变。“河长+民间河长”,推动河流监管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河长+检察长”,不但进一步织密了长江生态检察保护“制度网”,也及时向破坏水生态的违法行为亮剑。今年3月1日,市检察院与市河长办全面建立“河长+检察长”机制,进一步织密了长江生态检察保护“制度网”。由市检察院在市河长办设立派驻检察联络室,全市37个基层检察院在同级河长办设立派驻检察联络室,各级检察机关与河长办开展联合巡查164次,发现案件线索114条,立案96件。此外,围绕3个市级总河长令的工作部署,重庆市检察机关先后开展污水“三排”、河流“三乱”、提升“三率”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全市立涉水公益诉讼案1975件,督促保护水域6377亩,清理河道452公里,有效保护了水生态环境。


此外,重庆市还建立“河长+警长”,“河长+代表委员”等机制,使“河长+”体系不断拓展。5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担任河流督导长、监督员,协助河长巡河履职。各级政协委员开展明查暗访监督性调研视察活动,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1320个,提出加大河流综合整治力度等意见建议1400余条。针对水域乱采、乱排、乱倒等违法行为,重庆市设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河库警长1000余名,重拳打击水域乱采、乱排、乱捕等违法行为,立案侦查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6260起,办理非法捕捞刑事案件3899起。


数读河长制>>>

1.75万名

全市分级分段1.75万余名,实现“一河一长”“一库一长”全覆盖。

288万人次

全市各级河长通过明查暗访、跨界联合、智能巡查等方式开展巡河288万余人次,统筹协调解决河流管理保护问题5.8万余个。

153公里

清理长江干流岸线违法违规利用整治项目460个,整治河道“清四乱”问题1500余个,整治非法码头173座,取缔、拆解餐饮船舶138艘,累计腾退收回、规范整改岸线153公里。

1亿尾

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增殖放流鱼类种苗近1亿尾。

54.5%

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流域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营造林2993万亩,退耕还林375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35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5%。

100%

今年以来,重庆进入四川河流的9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其中3个川渝共考国控断面水质保持为Ⅲ类。

3270公里

全市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长度较2016年提升3270公里。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