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顺丰路科盛路路口的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占地11.32公顷,日处理总规模达15万吨,总服务人口为39.7万人,服务面积达36.1平方公里,覆盖南翔新老镇区的8个社区。
目前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为一级A,而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的主要出水指标达到高于一级A的地表水Ⅳ类标准,除了部分出水用于中水回用,其余高品质出水用作蕴藻浜河道补水。在这两年花大力气治河的嘉定,将处理好的污水直接作为河道生态补水,可见出水标准之高。
不仅出水标准高,绿色环保还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污泥采用离心浓缩脱水加低温风冷干化工艺处理,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仅有30%,可运往垃圾焚烧厂用以焚烧发电;又比如,除臭采用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后尾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再比如,利用尾水回收热量,用至厂区的办公楼、科普馆甚至周边建筑,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及燃气锅炉系统相比,节约电耗15%左右。
为解决邻避项目难题,下沉式的设计让整个厂区都“藏”了起来。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洲就已有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目前,全球已有十多个国家建有地下污水处理厂共200余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就好像把污水厂建在一个封闭的箱子里,然后把整个箱体埋到地下,彻底消除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眼下,每天有3万吨居民生活污水经地下管道流入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在这里接受一体化改良型AAO(厌氧-缺氧-好氧法)技术全方位处理。进入地下的污水处理空间,一个大型加工车间映入眼帘,这就是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区域,干净整洁且基本没有异味。
工作人员介绍道,污水从地下管道进入厂区后首先会在预处理区进行物理处理,通过粗、细格栅池和曝气沉砂池将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和沉淀,“整个过程用时大约24小时,水中的颗粒物能大幅减少。”当污水变得稍显清澈之时,就将进入下一阶段——有机物分解。工作人员说,生化池中提前放有培养好的微生物,污水到来时,意味着给微生物送来了大量”口粮”,微生物“吃好喝好”后,污水里大量有机物得到有效分解。
而污水摘掉“臭水”的“帽子”,靠的是一整套先进的除臭系统。污水池顶部都有一根方型管道,用来抽取臭气,然后送到除臭设备中。与此同时,水池底部还有一根管道不断为污水输送氧气。污水在二沉池经过进一步沉淀后,粘稠的污泥沉淀在池底,初步实现泥水分离。进入高效沉淀池后,水里的杂质则会絮凝起来。经过过滤、除臭、沉淀等环节处理后的水,粗看与河水没什么两样。事实上,此时水中仍含有大量有害菌,如果直接排入河道,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还需进行紫外线消毒,至此,污水真正处理完毕,成为再生水。
(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