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打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制定本方案。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系统观念,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实施黄河流域及引黄调水工程受水区深度节水控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加快形成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黄河流域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7立方米以下,比2020年下降1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以上;上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中下游力争达到30%;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黄河流域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体系基本建立,流域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节水取得明显成效,非常规水源利用全面推进。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一)贯彻“四水四定”。合理确定黄河流域经济、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规模·坚决遏制“造湖大跃进”,推进农牧业生产向水资源优势地区集中,科学引导人口流动,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
(二)严格用水指标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年度取用水计划,健全省、市、县行政区水耗双控指标体系,强化用水定额的刚性约束
(三)严格用水过程管理。水资源超载地区按规定要求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强化取用水在线监测计量,全面加强用水统计管理。
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
(一)优化黄河分水方案。优化细化《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确定重点河湖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推动省内分水指标细化和跨市县河流水量分配。
(二)强化流域水资源调度。建立健全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统筹干支流水资源及水库协调调度,强制推动将非常规水纳入统一配置。
(三)做好地下水采补平衡。实施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超采地区地下水监测,实行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
推动重点领域节水
(一)强化农业节水。推行节水灌溉,发展旱作农业,开展畜牧渔业节水。
(二)加强工业节水。优化产业结构,开展节水改造,推广园区集约用水。
(三)厉行生活节水。建设节水型城市,实行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开展农村生活节水。
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
(一)强化再生水利用。合理布局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推广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和生态补水等,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建设。
(二)促进雨水利用。提升雨水资源涵养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新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鼓励发展集雨增效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推动矿井水、苦咸水、海水淡化水利用。推进煤炭矿井水综合利用,鼓励因地制宜开展苦咸水利用,推动沿海缺水地区海水淡化水规模化利用。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坚持“节水即减排”“节水即治污”理念,探索“供-排-净-治”设施建设运维一体化改革,示范推广资源能源标杆再生水厂,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健全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正确政绩观,省级统筹、市县负责,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
(二)健全政策措施。完善节水标准体系,完善用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价格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节水知识,开展宣传实践,形成良好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