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岛现代污水处理业三十为“低碳”而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2021年对于山东省青岛现代化污水处理业而言,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年份。从海泊河污水处理厂1991年3月20日开工建设,这座日设计规模8万立方米,出厂水质二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开始屹立于胶州湾畔。


开始到现在,整整30年。三十而立的年纪,正青春充满活力。这个汇水面积约2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53万的污水处理厂,已经从一个工业基地成为环境优美的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污水日处理能力提高到20万立方米,收获国家重点示范工程、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用数字向社会汇报自己三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为绿色发展铺好底色


1993年11月18日,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随后,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团岛污水处理厂等11座污水处理厂于胶州湾畔依次而生。整个青岛水务环境公司的污水日处理能力从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建厂初的8万立方米提升至2021年的130.6万立方米,出水水质从二级标准提升至地表类Ⅳ类水的水质,用安全、稳定、达标排放的服务,惠泽着岛城的青山绿水。


2020年,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经过二次改扩建及升级改造,出水水质超过国家一级A标准,提升至准地表水类Ⅳ类水标准。


1-青岛.jpg

图为鸟瞰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


2021年,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制定,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编制的《污水处理厂(站)低碳运行评价标准》团体标准立项通过。海泊河污水处理厂作为参编单位之一,在污水处理厂运行工艺特点、污染物去除效率、电耗、药耗、出水水质等减碳、替碳、管碳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实际生产为例,通过提高设备效能,引入“智慧概念”,优化自控系统进行曝气、加药精准调控,实现低碳运行;通过使用中温厌氧消化技术,在污泥减量的同时产生沼气;使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水中热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通过污泥、污水协同处理废糖浆、啤酒废液等,在解决相关企业困难的同时,充分利用其有机物,以实现碳的替代,用实际行动践行污水处理的低碳发展。


让清水流向未来


在技术改造的强力支撑下,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水质提升后的优质处理水,作为再生水供河道生态补水、绿化、工业及其他杂用,不仅可以减轻青岛市供水负担,还开辟了稳定的第二水源,对缓解青岛用水紧张状况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如今,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积极创新,深化热电联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建厂以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充分利用污泥消化所产沼气进行发电,全年发电量达400万度,并实现了热能平衡,不仅降低了污泥产量、节约了成本,还减少碳排放、保护了环境,成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污水处理厂成功典范。2021年6月30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镇污水处理低碳示范工程,成为全国首批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污水处理厂。


如今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已成为怡情的生态标杆,青岛水务的污水处理人也被市民昵称为“洗水人”。提升好水质、打造好生态,充分利用智能水科技、创新人才机制,是“洗水人”以水为媒服务岛城的职业荣耀。走过三十年的岛城现代化污水处理业,面对未来,汩汩流出的也将是清水、低碳和无限生机。


(山东水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