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四十年的坚守——台州自来水有限公司共产党员李家才同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戴加力


在离椒江50公里的落落东海上,有一座面积仅7平方公里的小岛叫上大陈岛,岛上常住人口不到300户,因远离大陈,交通不便,文教落后,生活条件艰苦,岛上的居民特别是年轻人,一拨拨离开了。而有一位供水职工——共产党员李家才同志却在岛上整整坚守了40年。


敬业爱岗 坚守岗位


1981年,18岁的藏族青年李家才参军入伍,来到上大陈岛军营,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他响应国家建设海岛的号召,退伍后留在上大陈岛,在上大陈岛鱼粉厂工作,从守卫海岛的战士成为一名建设海岛的工人。1990年,他调到大陈镇自来水厂,从此,一直坚守在上大陈岛的供水岗位上。


上大陈水厂只有2名职工,负责岛上300多户居民、饭店、民宿和单位的供水。在工作中,他什么事情都干,泵房、净化、管道安装、修理、抄表、收费及简单的化验等各工种他都会,是一名“全能职工”。只要单位有事情,不论上班下班,他都去做,从不计较。碰到用水问题,总是想方设法予以解决。每天早上6点,他就骑着电瓶车到离家4公里的黄泥坑水厂,察看加矾、加氯、机泵、滤池、澄清池的运行情况,添加制水药剂,做好记录,然后采集水样,将水样通过交通船带到下大陈岛水厂的化验室检测。下午又到水厂检查一次。岛上居民用水的水费也是他们水厂2个人每家每户抄表、收取。


1-台州1.jpg

图为李家才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2019年利奇马台风,岛上供水管道有十几处因山体滑坡,树木刮倒而断裂,为使岛上居民尽早用水,他和同事们在台风一过立即检查、抢修,有的山岭上没有路,他们就用砍柴刀劈开树枝、野草,连续奋战3天修复管线。


今年7月11日 晚10点,他从监控中发现清水池水位下降较快,估计是出现了较大的漏水点,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他立即骑上电瓶车到容易漏水的地方查看,一直查到下半夜2点,在海军某部的泵房的法兰连接处找到漏点。


上世纪90年代,水厂供水设施比较简陋,经常发生故障。只要有问题,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及时赶去修理。有一次在渔汛季节,码头上停满需要放水的渔船,在晚上10多时,泵房的定时器坏了,泵房停止运行,这时,清水池的水位不是很高,只能再放一二个小时。为了保证渔船及时出海,他冒着大雨在漆黑的夜晚,一个人翻越山岭赶到泵房修理,保证给渔船放水,能及时出海捕捞。


心系用户 热情服务


李家才说,服务用户是水厂工人最基本的职责。30多年来,只要有用户反映用水问题,他都随叫随到,及时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有一次,双加岙村一位70多岁姓余的妇女种地时不小心锄头把水管挖破了,当时没有手机,那位妇女托人带信给李家才,李家才立即骑着电瓶车赶过来,又走了十几分钟小路到出事点修复水管。李家才说,以前通信不方便,远点的居民有用水问题,就托去码头的人带信过来。


有的居民发现水费增加了,可能是家里漏水了,就找李家才。虽然家里漏水不是水厂的责任范围,但李家才总是热心地去帮助查找,帮助许多用户发现了抽水马桶等处的漏水。


在抄水表过程中,他会细心留意用户的用水量,发现用户水量异常,就告知用户可能是室内漏水了,并帮助用户查找漏水点。岛上不少用户常常在闲瑕时去椒江城区住一段时间,他抄表发现水量异常,就会电话告诉用户,并帮用户关上水阀。


2019年6月,他在抄表时发现一位黄鱼养殖户一个月的用水量达261吨,而这段时间养殖户主去椒江了。发现这一问题后,他跟用户通了电话,先帮他关上水阀,避免进一步的漏水损失,用户十分感激。


2017年,水费收取开通了支付宝、微信,但岛上老年人较多,大都不会或不想使用,他就利用抄表和上门收费时,手把手地指导用户使用支付宝付、微信付费。近年来,岛上旅游、民宿迅速发展,李家才与同事把服务新产业作为重要工作,主动走访用户,了解需求,针对海岛潮湿天气,指导用户选用耐腐蚀的管材。


李家才说,这几十年都是平常的工作,算不了什么。但正是这些平常的工作,保证了海岛供水,方便了用户,解决了用户的需要,和困难,赢得了岛上民居的信任和好评。30多年来,岛上居民都一直喊他“小李、小李”,十分亲切。


甘于清贫 默默奉献


海岛条件艰苦,生活贫乏、交通不便、设施落后。台风天时,岛上缺少蔬菜,有时一连十来天没有蔬菜。春夏之交,岛上十分潮湿,衣服洗了干不了,被子常常发霉。夏秋时节,风特别大。这些都不能影响他坚守岗位的信心。


刚开始工作时,住在水厂放水站楼上,后来,放水站房不用了,他就租住在岛上居民家里。十几年前开始,因渔业资源衰退,水厂供水量少,效益差,职工收入很低。当时有的职工走了,他凭着对海岛居民和供水工作的感情,坚持了下来。生活上艰苦朴素,十分节约。业余时间不打牌、搓麻将、无不良爱好。儿子初中时在椒江读书,只有12、13岁,一个人住在租来的小房子里,有时间他爱人过去看看。有一次接到儿子发高烧的电话,因有冷空气风大轮船停航,过不去,他十分焦急,联系在椒江的战友带儿子去医院挂针。他的父母在安徽合肥,他长期无法照应。说起儿子和父母,他感到十分愧疚。


平时,李家才乐于助人为乐。有一次,他去码头时看到一位80多岁的阿婆要去椒江看病,50多岁的女儿雇车送到码头,但到船上还有几十级台阶下不去,当时快要开船了 ,母女俩十分焦急。他立即上去将阿婆背起送到船上。去年的一个雨天,一对姐妹去椒江,姐姐脚痛下不了码头,妹妹又背不动,两人站在码头上呆住了,他看到后将那位姐姐背到船上。后来,那位姐姐的女儿特地来感谢。


李家才同志舍小家,为大家,甘于清贫,耐得寂寞,长期坚守海岛,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也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光辉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