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规范化水厂背后 他们干了什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  侯成斋


山东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下属新区大场水厂在水利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评选活动中光荣入榜,成为青岛市首座获此殊荣的农村水厂,标志着新区农村供水有了重大突破,农村供水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翻开新区近些年农村供水记录,从村村通到镇、村集中供水,再到现在的规模化、规范化供水,农村的供水正在悄然发生着质的变化。但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质变的背后,在每一步量变的过程中,都折射着政府对农村民生用水的高度关注,折射着为此而忙碌的无数工作人员撒下的汗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规范化水厂荣誉背后的故事。


2-1青岛1.jpg


规范化水厂的背后是新区政府的殷殷民生情


不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干净的水:这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既是小康路上基本的民生保障,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这种承诺和责任,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府坚持把农村饮水当作重点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落实水安全规划,完善农村水安全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安全供水保障,在全面调研基础上制定了三年分阶段目标任务和提升措施,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战略,在全区范围内打响了一场涉及农村供水基础设施投资改造、水源保护、供水服务等内容的全面战役。


规范化水厂的背后是新区国企的责任担当


作为新区供水主力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不负重托,以一种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挑起农村供水提升改造的重担,迅速成立农村供水提升推进领导小组,组建农村供水公司,并组织相关工艺、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区的农村供水运行情况、水厂及管网设施情况进行摸排,按照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总体方针,以城市管网延伸和水厂、管网及相关设施提升为主要方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优化细化三年实施方案。


2-1青岛2.jpg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仅2021年就投资1.8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16处乡镇水厂的全部移交工作,二期13处待移交水厂已完成11处现场勘察,在已移交的水厂中,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而紧张推进。


规范化水厂的背后是水务人的敬业和付出


农村供水不同于城市供水,它点多、面广、线长、用户分散,用水量和用水需求差异大,涉及工作千头万绪。为了解农村用水需求,把措施落实在村民心坎上,他们联合镇街组成6个小组,对500余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为后期的方案改进、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把惠民政策落在实处,做到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西海岸新区的水务工作人员在农村供水改造提升中以创造和守护美好生活的使命观,以脚踏实地、超越自我的价值观,以争创一流公用事业企业的干劲,展现了企业“让政府放心、让用户舒心、与社会连心”的服务理念。从2020年到2021年,他们执着目标不放松,对16座水厂的供水设施进行了隐患排查,更新加药、消毒、电动设施等近200套,置换5处水厂到期滤砂,补装6处水厂损坏的斜管,对近600公里供水管线进行逐段通水试压,更新、维修管线40余公里,保证了后期水厂的高质量运行和管线畅通安全;在严格工艺提升的基础上,他们对12处水源地进行了区域卫生污染源排查和水质、积泥的跟踪检测,采集水样近200余个,出具检测数据千余项次,从水源上保证了供水水质合格;安装村用水表近200块,为900余用户安装智能流量表,添置区域流量计、在线检测仪等共100余套,完成180公里管网数据信息采集,为后续运行中优质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为让村民了解用水政策、流程、宣传用水服务和相关知识,他们组织志愿宣讲服务人员走进村庄、走进大集宣讲10余次。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几乎跑遍了这里的河流、水塘,跑遍了每条大街小巷,他们带着富含责任与奉献的激情,用辛勤的汗水浇润着党和政府提升农村供水的民生种子,并在大场镇率先培育出“规范化水厂”的绚丽之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接下来水务公司将以此作为动力、作为起点,进一步细化目标,夯实责任,落实措施,严格管理,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追求,向着农村供水自动化运行、智慧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迈进,让公用事业的激情、真情,随涓涓清流流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