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疫”路坚守,护一方净水——厦门同安水质净化厂24天封闭运行实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李嘉蓉 王梦晨


在前不久发生的福建厦门疫情中,感染人数最多的同安,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厦门市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安水质净化厂所在的祥平街道是其中的主区域之一。9月14日,厦门第一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后,当晚同安(西柯)水质净化厂立即启动封闭运行管理,46名党员干部、职工闻令而动,主动请缨,连续24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同安区每日近14万立方米污水达标排放有效推进同安区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升。


履职担当 战疫前线党旗红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关键时刻,关键在党。同安(西柯)水质净化厂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封闭运行、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把握疫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安疫情形势严峻,严格把好污水处理这道重要关口我们责无旁贷。封闭运行期间,我们党支部有信心、有能力确保驻厂职工生命安全,带领大家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党支部书记蔡东鹏在党支部扩大会的动员讲话,字字铿锵激起斗志昂扬。在关键时刻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对整个厂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主导作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西柯厂负责人、年过50的老党员林伟峰,身患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一接到封闭运行指令,他立刻从家赶到西柯,连血糖药都来不及带。王志杰、林伟峰、庄晓军、林姚琳、江慕槐、郭振泽、叶春淑等12名党员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向党支部提交驻厂申请。党员带头“战”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的言行感染着其他人,团员青年职工群众纷纷响应,大家迅速从厦门各地集结进厂,有的职工甚至来不及带上行李。


“整整24天,全部封闭在厂内,没有一位职工提出任何意见,都是以工作为先,义无反顾,团结一致,没有听到一句负能量、提条件的话”,蔡东鹏厂长动情的说。


“保”水安民 全面达标排放


科学调控,确保安全有序运行。疫情期间,为应对封控区域的污水排入,以及进水水量较正常时减少1/3、碳源不足等不利因素,生产技术室主任江慕槐制定了前端增加碳源投加点、尾水增加检测频次、加强进出水余氯检测等一系列工艺调控措施,对污水进行“升级”处理。


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生产班组实行两班运转,这就意味着运行人员每天当班时间达到12小时。因四期扩建,自控信号还未完善,为保障特殊时期的污水处理效果,运行班组加密现场巡查频次,巡查周期缩短为2-3小时,巡查人员身穿防护服、顶着高温酷暑巡查一次全程需要1.5小时,刚巡查完没休息一会儿就得再次上阵。除了巡查、操作设备,厂区消杀、卫生保洁、二沉池浮渣、格栅垃圾清理等也都是运行人员承担着。尽管工作时间延长,而且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是班组成员都没有任何怨言,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用更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


克服困难,全力打通运输通道。同安、西柯厂每日需进出同安区界、厦门市界、福建省界运入生产药剂近40吨,运出污泥近70吨。疫情期间,因交通管制导致进出厂区交通被切断,污泥处置和药剂供给若无法保证,将直接影响生产稳定。车辆无法上路还会影响核酸检测、生活物资供给,驻厂人员的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


情况十分危急,大家集思广益、多方联络,紧急与区生态环境局、食品配送、垃圾清运等多个单位反复协调沟通,最终在区生态环境局支持下,办理出运输通行证,打通了翔安——同安——西柯运输线路,至此药剂、污泥、水样运输困难得以缓解,困扰厂生产运行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借助这条唯一的生产运输通道,翔安水质净化厂主动当起“中转站”,帮助同安(西柯)厂转运食品、药品等必要生活物资。


以老带新,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在机修班组,57岁的“老大哥”汪云带领今年入厂的“小萌新”洪毅倾,一老一少扛起封厂运行期间厂区设备维护保养的重任。除了周期性的设备维护保养,四期未交付的设备厂家无法进厂维护,他们就和厂家远程视频,边问边做。遇到突发故障,如更换电缆、清理加药泵堵塞、加装四期加药插座接线等,他们经常忙碌到天黑,饭都顾不上吃。


巾帼力量,水质检测不放松。封厂运行期间,化验水样处理量激增,日均40余个,人均数据量约为平常的2倍。化验班长黄藤亮带领周舒婷、叶丽清两位女党员,承担了两厂原来5名化验工的检测量。期间,黄藤亮因过度劳累导致感冒,却仍旧坚持上岗,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化验班组扛住压力,顺利圆满完成各项水样化验工作。


后勤保障,服务职工助力生产。一接到封闭运行通知,综合室仅用半天时间,完成生产、生活及防疫等物资储备,并安排职工宿舍、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因厂内旧宿舍楼拆除、新办公楼在建,空余房间少,只能腾空会议室、调度室作为临时集体宿舍。虽然条件简陋,好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但是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大伙开玩笑说“终于回到了学生时期”。

驻厂期间的一日三餐更是头等大事。早中晚三餐每次就餐人数接近50人,驻厂的两位厨师每天从早晨5点开始准备,一直忙活到晚上7点多。为了避免与外界接触的感染风险,她们连续24天没有离开食堂半步。


守望相助 疫情让我们更加团结


对于24小时连续封闭、长期坚守在生产一线的驻厂职工们来说,背负着超负荷的心理和生理压力,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在党支部的团结带领下,他们更紧密的联结成了一家人,比肩同行、互相鼓舞、同心抗疫、默默坚守。“做好分内之事,希望早日战胜疫情!”“大伙再坚持几天,国庆来了,疫情被消灭还会远吗?”……微信工作群里,大家一句句相互鼓励的话语不断地涌来。


“我年轻,身体吃得消,我上!”年轻职工林志坚把家中年迈的奶奶和多病的母亲托付给邻居照顾,主动申请驻厂。叶文斌和叶丽清两兄妹双双坚守在水处理和化验岗,家中的父母、孩子都由叶文斌怀孕的妻子独自照看。林姚琳和陈颜纯这对双职工取消了9月27日领证登记的计划……在同安水质净化厂,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例子不胜枚举。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共青团员、群众职工克服家庭困难,自觉顶岗驻厂到生产一线,勇于担当作为,是本次“抗疫大考”中最动人的存在。


为了舒缓职工们的精神压力,管理人员、党员骨干主动与职工谈心谈话,做好心理疏导,还利用现有器械、场地开展羽毛球赛、棋牌赛、健步走、慢跑等休闲娱乐活动加强人文关怀。虽然活动条件有限,但驻厂职工们从中得到了慰藉,有效排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4个日日夜夜,同安(西柯)水质净化厂驻厂职工们用平凡的身躯筑起了一道水环境的安全屏障,用实际行动保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用坚守诠释了为群众办实事的精神,用奉献展现了“市政环科”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