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朝峰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入选水利部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市区)名单。
德化县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全县水资源量12%的城区,支撑着占全县8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城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城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属于重度缺水地区。近年来,德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全力做好节水文章,实行水资源高效利用,在福建全省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作出表率与典范。
强领导,全面推进节水工作。为解决德化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德化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网络,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落实、政策引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把节水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目标,有力地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推进。
固基础,提升节水管理水平。德化县通过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公共供水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做好供水管网提级改造工作等系列举措,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稳固基础,实现节水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树标杆,抓好节水载体建设。为发挥节水示范作用,德化县通过确定全县节水载体标杆示范创建单位,落实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摸清现状,查找问题与薄弱环节,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器具,鼓励并扶持企业节水改造,提倡水资源回用,实现年节约水资源240万立方米。
图为德化县农业节水示范点。
促改革,深入挖掘节水潜力。德化县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完善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体制改革,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按照“六个有”模式:有较好的管理办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具体的工程管护对象、有明确的补助标准、有专门的管护队伍、有一套考核细则推动体制改革取得成效。此外,为深化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德化县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水价在节约用水工作中的杠杆作用,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促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有序开展。
造氛围,加强节水知识普及。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为契机,德化县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举办“节水、护水、亲水”主题中小学生绘画比赛和展览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建成节水科教馆,打造新时代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将节水科普内容与瓷都水文化元素相融合,运用多项电子互动装置,打造节水地标,传递节水理念,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