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徽州的水 —炽热的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黄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汤玉洁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出生在徽州,徽州人自古视水为财富,星罗棋布的古村落逐水而居,择水而憩,门前绕水、低头遇水,四水归堂……从某种意义来说,与水共生,向水而行深深印刻进每个徽州人血脉之中,其衍生而出的情感寄托和情感共鸣也成为皖南人诗意生活的常态。


被江河环绕的徽州人,充满与水有关的记忆。傍晚时分,新安江畔,市民或是三五成群结伴散步,或是摇着蒲扇闲话家常,或是赏观山水流光溢彩,或是伴着江风摇曳起舞……“‘徽’字拆开是人、山、水、文,而咱们新安江水则是这山水人文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环。”一位父亲正在江畔向孩子诉说峭岩上新安大好河山的由来。水系民生,水系未来,临水而生的徽州人,无时无刻不浸润着江南水乡的温柔,倾诉着对山水的赞美和向往。


从小受到这样浓郁的水文化熏陶,我渐渐萌生探寻水的秘密的冲动,幼时碰到雷雨天气会拿着锅碗瓢盆收集雨水,观察自来水和雨水的区别,少时会研究对比矿泉水和自来水的色度、组成成分……在日益增长的好奇心驱动和对梦想的追逐下,大学毕业后我毅然选择了水务行业,并被分配到黄山市自来水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工作。


污水处理作为水污染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关乎整个城市公共环境安全和市民健康权益。初入污水处理厂,直观印象如步入一个景观公园,花园式办公区域,园林式绿化建设,厂区内外环境整洁、植被茂密,颠覆我对传统污水处理脏乱差的看法。在老班长的带领下,我开始深入了解厂区工艺,从预处理阶段粗格栅、细格栅等物理措施清除进水杂物,到生化反应阶段利用活性污泥除磷脱氮,回流污泥脱水处理,加药加氯进行深度水处理,最终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排入新安江。水质由“浊”变“清”的过程看似神奇,却饱含水处理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和不懈耕耘。长时间枯燥、乏味、反复的作业,不仅需要保持专注、认真、坚持的工作态度,更需要有对水的炽热,而这份热忱也悄然成长至我的心中,化身为践行“安全优质供水 真情服务社会”理念的工作实绩,成为不负韶华、扎根水务基层一线的青春证明。


盛夏时分,皖南大地被高温熨烫出层层热浪,毫无遮蔽的炎炎烈日下,水务人顶着暴晒,伴着嘶哑的蝉鸣声兢兢业业完成每一天施工巡检计划;岁暮天寒,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着黄山水务工服的水务人伴着肆虐寒风穿梭于工区、大街小巷之中,对供水设施进行维修养护;防疫时期,水务人主动担当作为,无惧疫情感染风险,放弃家人团聚,顶风冒雨战斗在防控一线;汛情面前,水务人冲锋在前,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及早发现灾害征兆,查险除患,筑牢安全堤坝……你或许不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姓名,但黄山水务四个字却早已印刻进每一位居民群众的脑海里,默默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在一次次纾解民忧中熠熠生辉。


如今,恰逢建党百年华诞,回首水司半百初心路,在党旗下前行的黄山市自来水公司,在五十载风雨岁月中不断成长,实现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从起初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二百多人的职工;从仅仅自来水供应到污水处理的拓展,完成了从供水到污水处理一个完整的水运用循环体系;从单一的供水业务到供排一体的发展,从单区域供水到目前正在推进的水务一体化,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人员数量不断扩张,几代公司领导班子为水司倾注过情感、挥洒过血汗,几代水司人披肝沥胆,在水司发展历程中树立起一座座丰碑,成就一段段辉煌。50年来,市水司每一位员工始终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安全优质高效供水”,保障了中心城区及周边近30万人的供排水保障工作,特别是防疫抗洪期间,自来水公司加大水质监测、加大供排水日常供应保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全力抓好城市供排水运营保障工作,获得了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黄山水务,简单的四个字,却凝聚着一代代水务人的钢铁意志,这更如一座由青春与奋斗组成的灯塔,始终默默护航着民计民生,守护着城市的脉动。前人开拓,后人奋进,交错纵横的地下管线布满全城,清澈透明的自来水送往千家万户,这背后承载着一代代水务人披星戴月、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更在薪火中传承着水务事业生生不息的青春荣光。半百征程,风华正茂,何其有幸,生逢其时。作为一名水务基层工作者,我愿传承这半百薪火,摒弃喧嚣,沉淀青春,为生民立命、为民生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