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点点滴滴润民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长沙供水有限公司 任振兵


不管春夏秋冬四季如何交替,亦或风霜雨雪天气怎样变换,都不能阻挡我每天顺着湘江边至少野跑10公里的习惯。当一颗颗晶莹的汗珠直淌而下,伴随着一路拾遗采撷的美丽风景,和着江水轻拍堤岸的吟唱,诉说着一滴水、一条河、一群人70年来的“供水为民,安全、优质、高效用水”的点点滴滴……

——强基健体,供水能力越来越强劲

70年前,当“快上自来水”被列为长沙市五大建设工程之一时,一座破败的城市第一次有了建设的高潮。在那百废待兴的年代,新生的人民政权用草鞋丈量完“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的城市后,以“建设自来水工程”,作为结束“沟渠不通,饮水不洁,道路不平”的落后面貌,铺开了“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的民生最新画卷。1951年10月1日,一水厂(原河东水厂)建设完成,长沙自来水公司正式向居民供水,日供水能力为1.5万立方米,“挑水卖”的形式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1954年8月1日,二水厂(原河西水厂)竣工试水,日供水能力为0.6成立方米,再后来,三水厂建成投产、四水厂一期竣工、五水厂动工建设、八水厂(bot)建设、秀峰水厂及南托水厂,一座座水厂,如雨后春笋,似涓涓细流,汇集进成如今的供水硬实力:规模总量越来越大,年供水总量增长至7.57亿吨;保障能力越来越强,日供水设计能力增加至260万吨;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服务区域达42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600万,基本辐射主城区及部分周边乡镇;管网总长度达3560千米,在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三。

——服务提质,供水为民越来越高效

穿越进步的台阶,站立于进取的新时代,供水人一直承载着“点点滴滴,始终为您”的初心与使命,续写着服务民生的满意答卷。不断增强“安全优质供水”硬核,积极探索便民服务举措。拓展用户交费渠道,开辟网点现金自缴、银联预付代扣、个人客户自助终端及网上电子缴费(拉卡拉、支付宝)等多种渠道,形成了全天候、无盲点、多方式的水费信息查询及交费体系。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获得用水提质提速,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动业务“加速办、便捷办”,助推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标排名稳步提升。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推动热线业务优化升级,稳步推进片区化改革,打造“30分钟用水服务圈”。聚焦“最后一公里”用水服务,平稳接管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持续推动技术改造,改善二次供水水质、水压问题,定期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延伸供水服务广度和深度。

——改革创新,供水发展越来越智慧

一项事业因一群人一代代的托举而展现出辉煌;一座城市因一群人一代代的奉献而展现亮丽;一种追求因一群人一代代执着而笃定前行。推行水厂“大班制”运营,推动信息自控化建设,实现水厂少人值守和市政加压站无人值守;全面吸收接管鸿源公司二次供水泵房运营管理业务,投产运营秀峰和南托水厂,接管六个区域加压泵站及水厂污泥脱水车间等,业务增量本应导致用工需求不断攀升,但公司通过运营机制改革措施,员工人数严格控制,人工成本基本为刚性增长。智慧水务应用逐步深入,核心业务已完成100%覆盖。建立长沙供水地理信息系统,打造综合智慧供水管理平台。中心机房完成了初步升级,私有云搭建完成,各类信息系统逐步转入云端。生产自动化程度逐步完善,各水厂、市政加压泵站 、新建及部分完成改造的二供泵房基本实现自动化运行,为实现城市供水管理的智慧化运营和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