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抗击“卢碧”164小时,他们战斗在这里——福州水务防汛抗台抢险纪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魏默然


受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影响,福州连日暴雨。自8月3日0时至7日7时,福州城区累计降雨372毫米,其中,极端区域仓山城门镇累计降雨量达533毫米,最大过程降雨量达154.6毫米。台风影响时间超过90个小时。

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和实时降雨情况。在此之前,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宏景,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招群就已带队视察了各水系包、排水公司调度分控中心以及部分值守点,要求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应急抢险人员、设备、物资到位,积极排查易积水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台风来临时,他们率领班子成员冒着风雨在联排联调中心、各积水点之间奔波,统筹协调抢险工作直至深夜。

8月3日11时08分,市联排联调中心启动城区排水防涝V级应急响应,5日12时45分,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警报拉响,排水公司在全城以五个分公司为堡垒,以各个泵站为锚点,以排水特种装备为冲锋部队,划分14个片区、23个巡查网格,启动24小时不间断巡线排涝工作。由320人组成的排涝抢险“常规军”以及以党员为先锋的10支排水防涝党员突击队,昼夜值守现场,冲锋排涝一线,一刻也不曾松懈。魏冬福便是其中一员。

作为仓山片区抢险现场负责人,台风登陆前,魏冬福就带领着同事对片区内的易积水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在双湖高架桥下,对抢险人员避险点、设备到位情况、现场处置方案等按“一点一策”进行交底;在齐安路口,要求抢险人员提前打开收水设施;在朝阳路三桥桥下,对接水系包5运维单位,提早开启排口……

然而,雨势比想象中来得更加猛烈,积水点还是出现了。

林浦路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前,积水已经没过了膝盖。“应该是路上的雨水篦子堵了。”魏冬福想到了以往的情况,下一秒,他就蹚进了浑浊的水里,弯下腰,伸手摸索着雨水篦子的位置。“有了!”身旁同事闻声落下洋镐,插入盖板,用力一提,篦子打开,魏冬福一把抓起篦子内的树叶与垃圾,积水迅速在篦口形成漩涡流入井内。就这样,在100多米的路段中,他连续清理了4处被堵塞的雨水篦子,路面积水不到10分钟便快速消退。

这时,魏冬福才意识到,大雨已窜入雨衣空隙浇透了内里常服,污水也灌进了鞋里,但他来不及更换,急忙奔赴下一个积水点。而此前,魏冬福已辗转双湖高架桥、黄山公交车站、三环路康宁佳园等积水点,现场制定积水处置方案,与抢险队员一同消除了一个又一个积水点。

根据长期的排涝经验,人工清理雨水篦子、开井强排是针对大多数积水点的有效处置方法,但对于魁浦大桥下穿通道来说,这远远不够。

布好抽排水管道、启动龙吸水,魁浦大桥下穿通道排涝现场,驾驶员李琛与同事操纵着两部大流量龙吸水,开足马力,对积水进行持续抽排。与此同时,一队抢险人员探寻着路沿雨水篦子和雨水井的位置,及时打开井盖以分流雨水;另一队则扛着沙袋、挡水板在通道东侧筑起了“挡水线”,减少山洪的汇入。不远处的路面上,安全警示标识与升缩围挡格外醒目,一旁的抢险人员正对来往行人、车辆进行安全疏导……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18时15分,经过5个小时的抽排,魁浦大桥下穿通道的积水水位已大幅下降。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应急物资迟迟未到。“各位大哥,雨天路堵,请勒紧裤腰带再坚持一下!”后勤保障人员奔赴一线送去物资,但暴雨阻碍了他们前行的道路。“水没完全退,送来也没空吃,放车上还保温。”在微信群内回复完信息,李琛放下手机,又投入到下一轮的抢险中。

20时27分,魁浦大桥下穿通道积水基本消除,周边区域交通终于恢复畅通。顾不得地面泥泞,李琛与队友们在路边随地而坐,露出了疲惫而欣喜的笑容。在城区排涝抢险的92个小时里,伴随着每一次积水消退,这样的画面重复上演。

镜头转向澳门新村。8月6日晚7时,自来水公司接到桂枝里22号澳门新村用户反映无水问题。供水服务一公司抢维组组长刘锦锋立即带领3名维护人员奔赴现场。仔细排查后,刘锦锋发现该处水泵前端线路因台风大雨造成线路短路,致使水泵无法启动。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用水,刘锦锋与同事冒着大风、大雨连续作战,通过重新布线更换了该水泵的前端电源线,直至次日0时30分完成抢修。受台风、暴雨影响,自来水公司当日累计接到涉水报修127件,均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确保市民用水无忧。

而在北区水厂,厂长助理陈永群自8月7日接到柯坪水厂支援任务起,便开始了连轴转,一接到任务立即组织人员紧急调集潜水泵、应急开关箱等设备,赶往柯坪水厂投入应急抢险工作,一干就是5个小时。8日,暴雨雷击导致铁路水厂桂山储水池水位计出现故障,他再次赶往现场参与重新布线、搭设避雷针、加固水位计等工作。当晚北区水厂净水格栅机过载造成电源跳闸,威胁正常供水生产,接到消息的他又赶到水厂进行故障排查及抢修。

城区之内,供排水力量多点开花;城区之外,水务铁军同步坚守。为了尽快消除“卢碧”带来的积涝影响,闽侯水务公司、滨海水务公司与高新区水务公司火速出动,抢险队伍备齐排水装备深入每一个积水点,在闽侯县、长乐滨海新城与高新区刷新着排涝抢险的“水务速度”。分头行动固然高效,但对难啃的“硬骨头”而言,多方聚力才是正解。

强降雨后的闽侯上街镇内,居民们望水却步——

英泰第一城小区因地势低洼,雨水汇集,且附近“断头河”雍水倒灌加剧积水程度,小区积水面积达160亩,深约50厘米;源通路则在邱阳河水位上涨淹没末端排口、市政雨水管道水位雍高的影响下,地势低处出现40至100厘米深的积水,积水路段长达150米……

积水难退,抗台抢险支援战随即打响。8月7日上午,刚刚结束城区排涝工作的排水公司抢险队伍马不停蹄驰援英泰第一城。自来水公司、工程公司集结人员及设备赶赴源通路、工贸路、华佗路等路段紧急抢险。

当3000子母式龙吸水、1500垂直式排水车、迪沃400抢险车、动力站等设备分秒不停地运转抽排,一组组抢险人员扎进积水中,徒手清理垃圾杂物,疏通排水口。眼中布着血丝,手脚皮肤经过长时间的积水浸泡也起皱发白,但“快点排空积水、方便市民出行”的信念驱使着他们比肩机器,昼夜不息。

12个小时,先后2次排尽积水,源通路上,车流不断,畅通无阻;24个小时,抽空4万立方米积水,英泰第一城门口,居民们将水与水果塞进抢险人员的手中,感激、笑意盈满眼前,也沁入心间。随着最后一个积水点高新区中梁百悦城抽排完毕,历时72小时的县区支援抢险也落下帷幕。一条条积水消退的街道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紧绷神经的164小时转眼过去,期间水务系统共出动抢险人员2821人次,动力站288台次,潜水泵57台次,龙吸水50部次,各类抢险工具车468辆次,累计网格化巡查道路9016条次,清掏进水井树叶垃圾1319次,处置福州市城区、闽侯县、高新区、滨海新城积水点6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