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污水尽头美自来——小记防城港市企沙新区污水处理厂宋君成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廖钦良


宋君成是笔者进入污水中心工作以后才认识的工友,然后大家又一起分到企沙新区污水处理厂。尽管不在一个班,但平时喜欢“吟风弄月”、“附庸风雅”、谈天说地的爱好,让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刚到企沙污水厂,除了厂房和机器设备之外,厂区可以说是一片荒芜。建筑垃圾成堆、杂草丛生、蚊蝇乱飞,如此不堪的环境,加上离街市又远,不由得不让人产生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索性来了个破罐破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宋君成(以下且称老宋,尽管年纪不大)显然是个做思想工作的老手,他认为新到一个地方,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是难免的,关键是能调整好心态,没有躺赢的命,那就先起来奔跑,乾坤未定,谁都可能是“黑马”,既来之,则安之,一切从头开始。

老宋进入污水中心工作比我们早几年,对污水运行处理流程已比较熟稔,而且是个热心人,每天都乐颠乐颠地带着我们几个老“新兵”梭巡于粗格栅、调节池、配水井、曝气沉砂池、高效沉淀池,硝化、反硝化滤池,消毒渠之间,不断地温故而知新,帮助大家逐渐熟悉污水处理的简单流程,而且还时不时故作“高深莫测”状,用一些当时让我们“晦涩难懂”的诸如PH值、总氮、总磷、COD、氨氮、瞬时流量等“新”名词来“说教”我们,使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让我们崇拜的五体投地。

由于厂区离家较远,不少同事下班以后除了家中有万不得已的事,都选择“以厂为家”。然而在厂区除了环厂散步和面对杂乱荒芜的草坪外,一点娱乐的项目都没有。但这一切对老宋来说不是件难事,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吧,既然这方水土选择了你,那么就让这方水土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污”字不好听,那么就千方百计创造出“美”来,营造花园式污水厂不应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


1631069844159131.jpg

图为正在“捣鼓”盆景的宋君成。


说干就干,这时老宋的园艺、根雕之类的爱好就派上了用场,到了一显身手的时候了。他先从别处弄来了一些花卉幼苗,沿着职工宿舍边种将起来。为了使终日与污水“亲密”接触的工友尽快置换个心情,结合厂区回填的贫瘠土壤,老宋选择了一些易种的、让人精神愉悦且眼前为之一亮的品种。比如太阳花,随便抽根枝条,插进土壤,只消两三天就可以开花。每天太阳出来时,红通通的一大片,让人充满了精神力量,从而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当天的工作当中。此外,老宋还不忘积极发展盆景艺术,为此他还专程到厂区附近赤沙村,甚至还不辞劳苦风尘仆仆深入到那良镇那巴村同道人中观摩采风。谁说朽木不可雕,经他细加裁剪修饰,就会变得“龙颜凤姿”,活灵活现。受老宋影响,工友们迅速掀起了种植热潮,龙眼、琵琶、木薯、豌豆、辣椒、西瓜等如雨后春笋般种将起来,原来一片“荒芜”的厂区,逐渐满园“春”色,姹紫嫣红。

老宋天生就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眼光。路上见到别人丢弃的青砖,就想象出一个古色古香的的花盆;遇上别人嫌弃的烂木头,就不自觉地与黄山不老松“扯上关系”,不分昼夜修裁、抛光、打磨成盆景,放在饭桌上供大家免费欣赏。顾名思义,污水处理不就是从“肮脏”(不美)到“美”的蜕变过程吗?在一群自觉追求“美”的人面前,污水变“清”岂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