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务专栏

为了一城碧水,满眼翠绿——重庆渝西水务碧清公司大力推广再生水纪实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庆水务专栏


■徐 均


  盛夏的重庆璧山,绿草如茵、枝繁叶茂。近2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成为赏心悦目的风景。

  璧山境内没有大江大河过境,也没有大的湖泊水库,一个典型的低山丘陵缺水地区,如何把“绿”留在夏季,如何让花的芬芳留在夏季?
  答案很简单,充分利用再生水。为了让璧山有整洁干净的大街、苍翠欲滴的植物,璧山区碧清水务有限公司再生水办公室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勇于担当。
悉心保养,生命之源不竭
  璧山的夏天烈日当空、酷暑难挡。
  一个个再生水“供应点”静静地等待着环卫车辆。打开水阀加满再生水的车辆随后缓缓驶去,开始一天的绿化浇灌工作。
  常常早晨8:00,在湿地公园的一个个阀门前设置好安全警示标志,小蔡便趴在地上熟练地开始了再生水闸阀、消防栓检查与维修工作。
  “连续这么多天都没下过雨,这些阀门如果不能正常使用,再生水就流不出来,花花草草一天不浇水就要蔫。”再生水负责人均哥边走边说。宽松的T恤也因为汗水贴在背上变成了“紧身衣”。
  “这个消防栓出了问题,有点漏水”,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他,先清理螺栓周围的泥沙,然后对螺栓进行除锈……,在他熟练的动作下,消防栓各种问题修复完成,恢复正常使用。
  这些不起眼的检修工作正是保障再生水正常供应的基础。工作人员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汗水用“脚板”丈量着璧南河沿线和城市新建成区每一公里再生水管网,打赢了夏日“绿城”保卫战。
不怕“麻烦”,互联互通“再生水”
  “今年将增长20公里再生水管网,基本实现全区再生水用于城市绿化全覆盖。”30来字的工作目标简单,但是要实施起来可以说相当“麻烦”。
  查清管网走向和分布现状、合理确定雨污口、便捷布置管网路线、管网并网,确保施工按进度推进……说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蛮复杂。规划方、施工方、策划方,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再生水办公室去落实。
  目前,璧山区有6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再生水回用系统,可提供再生水水源6.9万立方米/天。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三角滩污水处理厂的投运,极大地提升了璧山城区再生水的供给量。再生水回用补水工程会将再生水管网利用率进一步提高,75公里城市中水管网系统输送至城市各区域,最终将实现城区全覆盖、全收集、全利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
承载发展,经济社会效益高
  据悉,由于再生水的成本比自来水成本低,仅此市政用水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
  经过1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目前璧山区日均可提供再生水水源6.25万立方米,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工程车辆清洗、道路冲洗、园林浇灌用水、消防用水、公厕冲洗、空气除尘、景观用水、河流补水……城市杂用水到处都少不了再生水。
  一城碧水,满城翠绿,再生水为这方美玉注入了醉人之绿,也为璧山摘得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生态宜居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诸多桂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片土地上正在生动演绎。



图为璧山秀湖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