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聊城市城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张敬恩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心动则行散,行散致无所作为。多年来,我以相机为武器,聚焦水务人、水务事、水务情,手捧服务初心、记录行业变化,从“知责任”始到“行责任”终,按下的一次次的“快门”让我明白:惟有保持最初的敬畏之心方能拍出最美的“背影”,在新时代建设大潮中汇聚起水务人的点滴光荣。
毕业那年,我怀揣着新人的忐忑和最初的新闻理想进入企业,接触宣传业务。在“师带徒”过程中,师父对我说,企业的宣传业务可谓“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特别是水务企业的宣传业务,它能够记录行业发展、宣扬行业精神、读懂时代社会发展的脉搏。我懵懂地使劲点点头。
责任历来都是沉甸甸的。由于强烈的使命感和业务的不熟练,我在最初的几年里每次接到任务后内心都会十分忐忑,生怕出现什么差错。所以,不论活动大小我都会提前查看现场、整理思路、检查设备,在脑海中思前想后多次模拟活动的整个流程、拍照的角度、宣传的用途,事后再总结整个过程的经验与不足。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真知必然从实践中得来。历经大小几十次“战役”的摸爬滚打后,我根据实战经验制作了《宣传业务拍照流程》,涵盖了从“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出”的全过程,并将所有环节及标准要求都包含进去,过后又经反复打磨,成为了整个企业拍照业务开展的模板,亦成了我如影随形的“武器”、开展业务的“底气”,逐步实现了“人武合一”。
豪气冲天谁能与我争锋,青锋在手谁能一剑屠龙。在日积月累中我逐渐忘记了再厉害的“武器”也得以“初心”来驾驭,不然也会化为泡影——绚烂却弱不禁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运用流程和工具的日趋熟练已经形成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拍照时最初的忐忑之心逐渐转化为了盲目的自信、麻木的动作,领导的过度信任也转化为了只言片语的叮嘱。最终,拍照成为了最普通不过的“例行公事”,接到任务后拿起设备就走,一通咔咔拍完就撤,事后挑选不出合适照片也成了家常便饭。而我逐渐认为照片拍不好是现场的问题,“领导不抬头我能怎么着?”“现场就这样,和我没关系”“我给他们提醒了,他们不听怪我吗?”……完全抛弃了原来形成的“只讲主观原因,不找客观理由”的思维传统。
海恩法则证明了一意孤行的后果,暴风雨来临前总有“死一般的寂静”。后来的一天,按照往常的习惯进行了一项重要拍摄任务,由于自己漫不经心的操作,在导出的过程中出现了数据丢失!像极了打翻调色盘的孩子,满地狼藉而又手足无措,猛然间感觉又回到了刚毕业的起点。恶果自食才知其中味,历经两个不眠之夜才得以恢复数据,在时间节点前完成了宣传任务,可谓有惊无险。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前谈心谈话环节,领导对我说“你知道宣传业务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吗?”我一愣,“初心?使命?我好像很久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我感觉你可以对照百年党史和本职业务反思一下在工作中是否坚守了初心、使命,特别是上次工作中的失误,虽然及时止损,但真的没有主观原因吗?”我当头棒喝,原来内心的那个声音正是自己初心的挣扎、愤懑。
我一再问自己,当拿起相机的那一天开始初心是什么?当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理应是对水务工作的敬畏,相机的每一次起落都是初心的映照,而我的镜头则需要对准的是一群人、一个行业的初心——服务与奉献。
我重新捧起那堆散落的回忆,拼凑出我丢失已久的敬畏与忐忑,升级流程要素形成了新的《宣传业务拍照流程》,添加了“心态评价”栏目,制作了设备清单,细化了工作流程,再次聚焦了这群可爱的人的服务点滴:客服耐心解释、窗口一次办好、维修限时承诺……这不仅仅是水务人的光荣,更是一座城市、一个社会的缩影。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作为一名水务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所听、所看、所悟都打上了这个时代的深深的烙印,又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实现人生价值、不负这个伟大时代、争取更大光荣呢?“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英雄就是普通人坚守一颗伟大的心。”我了然,伟大,更多的是骨子里印刻的对于平凡生命、生活、工作的纯粹,那纯粹就是立足本职、敬畏奉献的初心,炽热而又寂静,而这份初心正是凝聚起千千万万青年共同推动行业和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志气、骨气、底气”;我坚信,我们所奋斗的平凡的当下定会塑造出自己和国家未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