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情系凤凰城 水润千万家——唐山市自来水公司成立七十周年发展纪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熊艳艳


  水,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使得城市供水人必须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在唐山,为了保障这座凤凰城的生生不息、繁荣发展,一代代供水人与城市的梦想共鸣,用努力、拼搏和奉献,演奏了一曲曲人水和谐、水乳交融的城市交响,为英雄唐山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供水保障。
  七十载栉风沐雨 引来清泉润万家
  城市发展,供水先行。唐山市自来水公司始终以服务唐山百姓、服务唐山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担当,将供水工作置于城市发展大格局中统筹谋划,稳健发展。
  从初始创建到震后复建,峥嵘岁月稠。1951年7月16日,迎着新中国出征的号角,唐山市自来水公司挂牌成立。到1975年底,公司年供水量达到3084万立方米,供水管网208公里,公共水栓444座,用水普及率达95%。然而,1976年那场震撼世界的大地震将方兴未艾的城市供水设施毁于一旦。供水人带着伤痛毅然站起,震后5天市区部分地区恢复供水;两个月后,市区主干管网基本修复;1976年底市区和开平区基本恢复正常供水;1979年底恢复地下水厂3座,市区日供水量超过震前水平。
  从快速发展到统筹谋划,阔步向前行。1986年底,唐山市拥有地下水厂5座,日供水量达18.6万立方米,比震前翻了三番。1990年筹建的第一座地表水厂净水厂投产,日增地表水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1995年净水厂二期投产,再增地表水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工业原水能力12万立方米,“举贷投入、负债经营、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新模式,得到了建设部领导高度评价。2002年市区供水应急工程投入使用,日增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并形成了地表地下互为补充的供水系统。2007年世行贷款项目庆南水厂投产,日增地表水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2009年开平分公司水厂投产;2017年南湖水厂建成;2019年净水厂一期工艺整体改造完成;2021年,庆南水厂扩建工程已经开工。城市供水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让唐山这座极度缺水的城市从未因水而烦忧。



庆南水厂鸟瞰图


  如今,唐山市自来水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水厂9座,供水管线1498公里,日供水能力45.9万立方米的国有大型供水企业,有力地保障了市中心区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百余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将供水人对这座英雄城市的热爱,随汩汩清泉送入千家万户。
  七十载初心不渝 保障千万幸福感
  水利万物而不争。唐山市自来水公司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指示精神,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安全问题,勇于担当国企重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设施设备改造,只有变化的原水没有不合格的出厂水。公司始终视水质为企业的生命,每年投入千万元进行设备维护改造,实施了加药系统整体改造和大洪桥水厂、龙王庙水厂、北郊水厂等提标改造,打造了省内一流的水质监测中心,实现“两级管理三级检测”,确保了安全生产、优质供水。针对地表原水复杂多变情况,公司在全面完善水源污染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向专家学者引智借力,将地表水多重预氧化处理、粉炭吸附处理、碱度调节处理及地下地表水源勾兑综合施策,投资1.1亿元的净水厂一期改造工程国内首创低压重力产水超滤膜工艺,更好地保证了出厂水质始终满足国家106项要求。
  供水管网改造,满足人民群众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需求。公司以管网巡检科学化、管网抢修规范化、闸门管理专业化和管网测漏市场化为抓手,确保水量足、水压稳、水质好。为解决占总数60%以上的老旧小区管网老化问题,公司自我加压、乘势而上。2016年,53个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民心实事工程,引进旋风喷涂新技术,有效改善了老旧小区水黄问题;2017至2019年,全面启动“三供一业”供水移交工作,顺利完成104个小区、7.15万户居民改造,全部实现了管线更新及水表出户;2018年至2020年,按照国家三年改造计划,自筹资金7387万元,完成208个小区103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市中心区老旧小区供水环境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步提高。
  二次供水改造,保障高层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安全。面对管理主体多元、设施设备良莠不齐、环境脏乱管理无序等二次供水安全隐患问题,公司在市城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定标准、建标杆双管齐下,起草了河北省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服务规范》;2014至2019年,在省内率先建起了高起点、高标准的二次供水泵房190座,得到各界认可。2020年,公司多方呼吁,积极推动,将市区149座老旧泵房改造列入当年全市民心工程,148座新改造泵房及二次供水监控平台均已投入使用,10万余用户用水安全稳定性得到改善。
  七十载砥砺奋进 优质服务赢赞许
  服务是不变的宗旨。面对城市的迅猛发展,唐山水司主动扩展服务范围,整合供水市场,全面推行标准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努力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优质规范的公共供水服务。
  搭起“便民桥”。公司用户服务中心、生产调度中心、水质监测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四大中心”协调联动。24小时润泽供水服务热线,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回访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窗口延伸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共建服务,全方位便民利民。媒体热线、问政平台、行风听证、水厂开放日等多种渠道,搭建起企业与用户的沟通桥梁,打造了不仅要让用户满意,更要让用户感动的特色服务品牌。
  架起“服务圈”。根据城区扩展,先后增设服务所站5个,科学划分服务片区,缩短服务半径;增设管网抢修队3支,形成东西南北四支队伍,有效保障抢修服务30分钟到场;增加3处缴费服务窗口,开通微信、支付宝网上缴费渠道,电子缴费用户已超40%。设置27个管网压力监测点,增加200个用水终端水质监测点,建成448个用水监控分区,与供水调度指挥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二次供水监控系统共同构建“智慧水务圈”,进一步强化了预警预判,提升供水服务水平。
  设立“爱心站”。唐山是一座“留住”雷锋的城市,公司始终倡导员工岗位学雷锋,将志愿服务与窗口文明创建深度融合,时时处处体现供水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职工志愿服务队有着30余年帮扶历史,累计帮扶对象超百位,每年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百余次,对接服务学校119所、用水单位300余家,真正成为用户的“水管家”。公司设立了12个“爱心水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暧心驿站。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参与群防群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近十年来,唐山市自来水公司服务小区总数增加了75%,服务用户量增加了147%,但服务用户的办结率始终保持100%,用户回访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
  七十载耕耘不辍 打造国家级试点
  公司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始终坚持走精细化、标准化、人性化和法制化管理之路,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企业。2010年起,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城市转型带来的压力,公司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主题年”活动为引领,以供水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打出攻坚克难组合拳,挖潜增效下足“绣花”功,用标准赋能助推服务提升。公司对照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和先进经验,全面依标建标,依标贯标和持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将标准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实现了按标准生产、依标准运营、遵标准服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8年公司荣获“国家级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称号,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也打造出一个历史传统与时代特征交相辉映、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现代化供水企业,引领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公司先后荣获河北省诚信企业、河北省为民服务群众满意窗口、河北省服务名牌、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以及唐山市政府质量奖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服务企业称号。
  唐山市自来水公司走过的七十载风雨历程,正是伴随城市的兴起而兴起,保障城市发展而发展,与唐山同甘苦共患难的七十年,也是与唐山同跨越共辉煌的七十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倾心服务唐山百姓、服务唐山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十年。
  服务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
  立足新时代、践行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公司千余名干部职工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秉承“安全优质供水、真诚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保质保量保供水、抓深抓细抓管理,提质提速提服务,求新求优求发展,立足供水服务唐山,情系凤凰城,水润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