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关于“自来水变黄不可用”辟谣的一些思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天地

■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方卫国


  受台风“烟花”影响,全国不少区域普降暴雨,于是,微博微信上也出现了“受台风影响,自来水变黄不可用”等言论,每年台风袭来时,类似言论便会多次出现。然后是各级官方媒体与水务公司会纷纷发声,内容大同小异:经核实,台风天气期间,水务公司及时启动防汛抗台应急预案,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水厂生产运行正常,出厂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请广大市民朋友放心使用,网上关于供水水质受台风“烟花”影响的相关言论与实际不符,请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及时了解权威信息和官方回应,如遇用水问题请拨打24小时供水水热线xxxxx,水务公司将全力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此类“谣言”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真的是空穴来风吗?我个人认为还是要辩证看待此问题。因为在一些地区,由于上游产生山洪、泄洪或者排涝等情况时,原水水质产生变化是客观事实,此时,如水厂应对不力,极易出现水质事件,如产生黄水、浑水等,尽管从使用角度而言,还不到影响水质安全性的程度,但是用户的感官体验离赏心悦目、舒适用水还是有距离。
  能否彻底消除此现象的发生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要有真正可以随时付诸实施的完善预案。预案要经过演练,有针对性,并有满足实施预案的物资准备。譬如在原水水质变化时,常见的应对措施是需增加平时的投药量,并需投入平时不常用的高锰酸钾(去除水中的锰等成分)和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嗅味)。
  其次是要及时响应,有提前量。由于水厂生产供应的特殊性,一旦产生水质事件时,成品水很少有机会在中途被截留,大部分都会进入到管网及用户,等有用户投诉或察觉时,不良影响已产生。这个情况产生的原因就是反应滞后,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像在去除异味、色度等方面,高锰酸钾与粉碳联用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手段,很多水厂由于缺少在线仪表,在等待化验结果及用户反馈的过程中,错失良机,导致有一个时段的有色度或有异味(土霉味居多)的水流向了用户。事实上,像高锰酸钾与粉碳联合是一种广谱的处理手段,即使没有水质突变,对于常见的二、三类原水,平时适量投加,对后续水处理也是有利无害的,无非在水处理成本上略有增加,如果水质化验指标出来之前,先行启动类似的投加,那发生水质事件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
  第三是要完善提升水厂的工艺,形成可以应对原水冲击性变化的多级屏障保障措施。从实践来看,有深渡水处理工艺的水厂应对各类原水的能力要明显优于常规水厂。在一些城市中,取用同一水源,有部分水厂已投运深度水处理工艺单元,有一些水厂还不具备深渡水处理的条件,当水源条件发生改变时,有深渡水处理工艺的水厂的供水区域发生水质事件的概率远远低于常规水厂的供水区域。
  另外,在一些城市的供水保障上,当原水情况特别严峻,远远超出原有水厂的设计处理能力时,在衡量保供水还是保水质的利弊前提下,如要保水质,适当降低制供水负荷也是一种应急的处理手段。
  如此,纵然外面的世界风雨交加,但是水厂制水工艺应对有序,真正做到了出水水质如常,那么所谓的谣言也就无风难起三尺浪,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