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津市滨海新区推动企业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水先锋

  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巩固节水型区县建设成果,天津市滨海新区水务局因地制宜,突出区域重点,推动火电、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油炼制、化工、食品等七种重点用水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建节水型企业,组织编制《滨海新区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高耗水行业和满足使用条件的领域优先使用再生水,逐年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
  在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厂区一处人工水系景观中,一群鲤鱼在水中游荡,十分惬意。该水系景观中的水,全部来自生产过程中经过处理的外排水。“我们是用水大户,年用水量都在几千万立方米,公司主要围绕节流和开源两个主线进行节水减排工作的落实。”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生产部节水负责人李晨光说,节水工作涉及给水、用水(生产)、排水三方面,通过多渠道给水替代新鲜水,降低用量、优水优用,提高用水效率,提高回收利用减排水平,实现全流程节水与生态补水。天津石化每万元产值耗水在上世纪90年代是89立方米,而到了2019年,已经降到了0.89立方米,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通过淡化海水、市政中水、工业中水回用等方式,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9年,每天用水量从7万立方米左右,下降到只有1万多立方米。“今年我们提出,污水回用率要达到百分之七十,到今年6月底为止,我们就达到这个指标。”李晨光介绍道。



图为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厂区人工水系景观。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的节水成果,离不开上游相关企业的技术支持。天津市瑞恒茂集团天津瑞德塞恩水业有限公司的市政污水项目,于2012年建设,2014年正式投产,将大港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输送给天津石化工业装置进行使用。“大港城区的生活污水每天4万立方米,回用率基本在每天3万立方米左右,年节约新鲜水资源约1000万立方米,每年直接为天津石化节省5000万元以上,取得了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天津瑞德塞恩水业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负责人施敬介绍道。发挥临海优势、发展海水利用产业也是工业节水的重要途径。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率先在中国海水淡化产业中采用“双膜法”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与技术优势,其技术水平目前处于全国标杆地位。“建这个厂主要是为了减少和老百姓争喝的水,现在每天为天津石化供水6万立方米左右,累计已经供水2.2亿立方米。”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世军告诉记者,公司期待着能够在未来发展中,为解决滨海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为国家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津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