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侯玉军:像水那样奔流不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侯玉军:像水那样奔流不息


●孙青林


   侯玉军,在胜利油田供水分公司民丰水厂从事水处理工作,多年的潜心钻研、努力工作,使他从一名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供水公司净水工首席技师,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参加科技立项、QC攻关、五小成果等十余项,累计创效近百万元。
一刻也不愿离开现场
   刚参加工作时,侯玉军学以致用很快熟悉了净化水处理流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是简单的重复操作。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对不上路也一度令他显得无奈。“比如说,加速澄清池原理背得很熟,但是在现场是什么结构?如何运行?这些都弄不明白。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为了尽快弄通理论与实际,白天,他在现场看实际的工作流程、实时数据,不懂的就问师傅;晚上,再对照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了能更深入地研究水处理技术,他继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给排水函授班充电。
   1998年,侯玉军工作第二年。由于踏实好学,被公司推荐参加油田泵站操作工的技术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让他喜出望外,也更喜欢上了水处理。看着自己和同事们经过多道工艺精心处理的水在各个池子里流淌,最后输送到千家万户,侯玉军心里越来越感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对水处理这份工作,也越来越着迷。
   “感觉那一段时间进步很快。”回忆起那段时光,侯玉军觉得很踏实。他按照所学理论,比对生产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摸索研究。每次检修的机会,侯玉军都格外珍惜,他一刻也不愿离开现场,一点点地琢磨供水构筑物的结构。《给水排水》杂志是供水业内的一本核心专业期刊,对于只有技校文化程度的侯玉军,刚开始读起来非常吃力,现在他不但看懂了,还在上面发表了论文。2004年,年仅24岁的侯玉军考取了技师。
遇到难题就兴奋
   慢慢地,对民丰水厂的水处理构筑物,侯玉军感到得心应手起来。这时候,生产运行上有什么不顺畅的地方,他就琢磨着想办法加以改进。慢慢的,他琢磨出了名堂,每一项小改进都对运行是一种优化。
   “从车间、流程建造开始,一直到生产运行,小侯师傅都盯在现场,因此他比任何一个人都了解设备和流程。”侯玉军的徒弟王建青说。而对于转流程,侯玉军已经把它当成自己进修和实战的机会,很多棘手问题的解决办法,他都是在转流程的过程中学会的。
   “现在已经不怕遇到难题,遇到问题就兴奋。”侯玉军连续对新工艺进行了十多项改进,并在生产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他说:“遇到问题不能只是向领导反映,要想办法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解决一个问题,水厂工艺也更优化一点。”
   2012年7月1日,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加强了对水质浊度、有机物、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要求。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对各水厂的水质标准也逐年提升,除了定期的水质考核,还设立了“精细管理 水质最优”流动红旗,鼓励各水厂比学赶超提升水质。为此,侯玉军带领员工每周实验两到三次,从取样、实验到测量,每次都需要近5个小时才能够完成,通过对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逐步提升水质。
   此外,侯玉军相继开展了《通过混凝实验寻找最佳投药点》、《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投加点的研究》、《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水质》等课题的研究,平均提高泵效5个百分点。完成《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运行指导手册》,提高了沉淀池运行管理效率,降低维修费用2万余元。
   今年,侯玉军又参与了2项公司科技成果的研究。在他的眼里,在生产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水厂的运行更加优化,为油城提供更加洁净的自来水,是他的至高追求。供水公司以他的名义在北区分公司成立了技师创新工作室(党员创新示范苑),从接到任务开始,他就开始了技师工作室人员的动员,不断鼓励大家说搞不了复杂的就先从简单的做起,今年工作室虽然还没有建成,但他已经组织水源、水厂、北所三个单位的基层骨干、技师,以解决单位生产小难题入手,完成了课题11项,为单位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也让他感受到人多力量大,团体的力量是无尽的。
像水那样永不停流
   “这水的浊度在1.2NTU左右。”侯玉军走到沉淀池边,一打眼便估算出了水质的大概情况。用专业仪器测量,相差不大。一个计量泵出现问题,别人花半天都找不到的问题,他只用一个多小时就能搞定,也为此,在单位却常被称作“老师傅”“侯大师”。
   这些,缘于侯玉军的不懈努力。在侯玉军的桌子下面,有厚厚的一摞资料,打开一看,全是水厂各种设备的说明书,总共165本。这些说明书已经被他翻阅得有些发皱,这也成了侯玉军钻研技术的佐证。他常说,水处理工作与我们的付出是成正比的,精心制水,才能确保我们的供水水质。
   “水特别平静。只要给它一点点空间,它就可以涓涓细流存活下来;水又是执著坚持的,勇往直前,不问艰难险阻,向着它的目的地前进。”侯玉军说。
   像水一样坚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2006年,侯玉军被聘为胜利油田导师带徒活动导师后,又开始悉心培养徒弟。他对徒弟们说,轻松换不来一流的水质,轻松换不来好技术。他对徒弟严格要求,所带的徒弟王建青、宋承煜分别获得2008年供水公司第十二届青工技术比赛中制水工第二名、2010年油田第十四届工人技术比赛中制水工第一名,为水厂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人才。
   侯玉军看来,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像水一样持之以恒,永不停流。2018年,他作为北区分公司民丰水厂水质达标改造工程现场负责人,跟施工单位一起确定施工方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他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整整三个月都盯守在工地,与施工单位一起累计签发作业票100余份,确保该工艺成功试运行。试运行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进入了工艺试运行参数的调试摸索,直至工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该工艺是东营市第二家改造建设的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经过深度处理的水,出厂水质更加优质健康,这是惠及民生和建设现代化水厂的大事,工作多年的他深知一个道理,对于一套新的工艺应用的成功与否,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如果没有懂技术的人员精心管理,再先进的工艺也难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他深知肩上的责任,因为追求最优的水质,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