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颖
这是一群特殊的夜行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手持听音杆,携带听漏仪,打着手电,带着铁钩,在马路上或是小区、村里,在大街小巷走走停停,时不时俯下身子、侧耳倾听,寻找地下不寻常的水流声,“侦听”地底下自来水管道的异响。他们就是自来水供水管道听漏工。
今年53岁的陈卫前干这一行已经22年了,他和其他听漏工负责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地下水管检漏任务,多年的经验积累使得他们判断漏点的位置十分准确。据了解,每名听漏工每周工作五六天,每晚要沿街步行巡查4小时,一步一听,一晚上要走5公里,每天要掀起井盖几十个,每个井盖重达四五十斤以上。听漏工作在需要技术的同时,更是个体力活。

“作为水司员工,我们不希望管道上有漏水点,但由于地面沉降、车辆碾压等原因,漏点的出现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减少损失我们就要与时间赛跑,及时找到更多的漏点。只要不下雨,我们就要上街巡查,一旦有了漏点,如果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马路也会有塌陷的风险。” 陈卫前对笔者说。虽然只是看似简单的边听边走,但通过听漏工的巡查及时发现了水管漏点,保障了供水管道的正常运行,对于节约水资源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为公共安全排除了隐患。